茮
艹部9画上下结构U+832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卽消切,音焦。《說文》:莍也,似茱萸。註詳椒字。
又,《集韻》:乃了切 —— 苭茮,草長貌。亦作𦯝。
注解
〔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茮〕字拼音是jiā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尗。
〔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āo] ⑴ 古同“椒”,花椒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子寮切頁碼第24頁,第17字續丁孫
茮
茮莍。从艸尗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《說文》無椒字,豆菽字但作木,則此茮為椒字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煎昭反頁碼第90頁,第3行,第2字述
茮莍。從艸尗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茮樧醜其實莍。今《說文》無椒字。豆菽字但作尗,則此茮爲椒字也。椒性叢生,如薔薇之屬,非木也。故從艸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子寮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46頁,第2字許惟賢第63頁,第7字
茮莍也。
段注此三字句。茮莍葢古語。猶詩之椒𦕼也。單呼曰茮。絫呼曰茮莍,茮𦕼。《唐風》:椒𦕼之實。毛曰:椒𦕼,椒也。《釋木》曰:椒,榝,醜莍,檓,大椒。《神農本艸經》有蜀椒。又有秦椒。
从艸。
段注《爾雅》、《本艸》、陸疏皆入木類。今驗實木也而《說文》正從艸。此沿自古籒者。凡析言有艸木之分統言則艸亦木也故造字有不拘爾。
尗聲。
段注子寮切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