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幽的意思解释

山部9画嵌套结构U+5E7D

山部

9画

6画

嵌套结构

会意字、形声字

XXMK 86,MXXI 98

UVII

ZZZL

22770

1636

5136

U+5E7D

255455452 竖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竖折/竖弯、竖

𤄘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yōu

基本解释

隐藏,不公开的。~会。~居(a.隐居;b.幽静的住处)。~愤。~咽。

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。~谷。~静。~暗。

沉静而安闲。~闲。~趣(幽雅的趣味)。~婉。

把人关起来,不让跟外人接触。~禁。~闭。~囚。

迷信的人指阴间。~灵。~魂。

古地名,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、辽宁省南部一带。~州。~燕( yān 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同本义。

,隐也。 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幽,从山,犹隐从阜,取遮蔽之意。”昆仑旁薄 《太玄 · 中》。注:“隐也。”雍遏不通曰 《周书 · 谥法》以致其 唐 ·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

conceal;

2.退隐;潜藏。

居而不淫。 《礼记》南阳之弊 《战国策》

幽隐(隐居的贤才);幽士(幽子,幽人。幽隐之人;隐士);幽女(隐居无偶的女子)

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;

3.囚禁。

公侯失礼则 《荀子 · 王霸》。杨倞注:“幽,囚也。”栾书中行偃劫而之。 《吕氏春秋 · 骄恣》武。 《汉书 · 李广苏建传》

幽困(囚禁);幽杀(拘禁杀害);幽死(囚禁而死);幽劫(遭囚禁,被胁制);幽杀(囚禁处死);幽废(幽禁废黜)

put in jail;

4.隐藏 。

幽潜(隐藏之人;隐士);幽情(深藏于内心的绵长衷情);幽悰(隐藏在内心的感情)

hide;

形容词

1.昏暗;阴暗。

,微也。 《尔雅》,冥也。 《小尔雅》明之占。 《史记 · 五帝纪》方世俗之昏兮。 《楚辞 · 惜誓》水府深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凄神寒骨,悄怆邃。 唐 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至于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 宋 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晦以多雨。 《楚辞 · 屈原 · 涉江》

幽岩(深暗的岩洞);幽房(深暗的房间);幽室(幽暗或没有光亮的房子);幽隐(幽暗不明);幽国(政治昏暗的国家);幽暮(昏暗的傍晚);幽昧(昏暗不明)

dusky;

2.深邃。

,深也。 《尔雅》入于谷。 《易 · 困》南山。 《诗 · 小雅 · 斯干》。传:“幽幽,深远也。”出自谷,迁于乔木。 《诗 · 小雅 · 伐木》

幽闺弱质(闺阁中的弱女子);幽扃(深锁的门);幽谷(深谷);幽冤(深冤);幽闺(深闺。指旧时女子的卧房);幽情(深远或高雅的情思)

deep;

3.幽静。

独处乎山中。 《楚辞 · 屈原 · 涉江》青云动高兴,事亦可悦。 杜甫《北征》

幽轩(幽静有窗的小室);幽真(幽静纯真的情趣);幽娟(幽静美好);幽敞(幽静宽敞);幽偏(静僻之处);幽坞(僻静的山坳);幽隅(僻静处);幽栖(幽僻的栖止之处)

peaceful;

4.卑微 。

幽介(卑微孤介的人);幽仄(微贱;卑陋);幽陋(卑微);幽柔(低微柔弱)

humble;

5.幽雅。

赏未已,高谈转清。 李白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

幽妍(清秀);幽秀(幽雅秀丽);幽姿(幽雅的姿态);幽致(幽雅别致)

gentle;

6.通“黝”( yǒu )。黑色。

其桑有 《诗 · 小雅 · 隰桑》再命赤靶衡。 《礼记 · 玉藻》。毛传:“幽,黑色也。”

black;

名词

1.幽静隐蔽的地方。

虎豹得,而威可载也。 《管子》

quiet place;

2.坟墓 。

幽宫(坟墓);幽宅(坟墓);幽阡(墓道);幽石(墓石)

grave;

3.阴间。

十八狱,无此黑暗也。 《聊斋志异》

幽冥界(阴曹地府);幽孽(人死后在阴间所受的苦难);幽神(鬼神);幽阴(阴间)

hell;

4.幽州。

东北曰州。 《周礼 · 职方式》燕曰州。 《尔雅》州在北,昧之地也。 《释名 · 释州国》

You district;

5.古地名。

6.在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等地。

7.在今北京市及所属通县、房山及河北省武清、永清、安次等县境内。

越南字释义

国语辞典解释


yōu

详细解释

1.隐微的。

《史记 · 卷二四 · 乐书》:“奋疾而不拔,极幽而不隐。”

2.深远的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伐木》:“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唐 · 韩偓《春闷》诗:“相思不相信,幽恨更谁知。”

幽远。

3.僻静的。

《文选 · 张华 · 情诗二首之一》:“清风动帷帘,晨月照幽房。”

幽静。

4.清新、雅致的。

《老残游记 · 第八回》:“上去有块平地,都是栽的花木,映著月色,异常幽秀。”

幽雅、清幽。

5.昏暗不明的。

《商君书 · 禁使》:“今夫幽夜,山陵之大,而离娄不见。”《西游记 · 第六七回》:“黑云漠漠遮星汉,灯火无光遍地幽。”

幽暗。

6.退隐的。

晋 · 陶渊明《命子诗》:“凤隐于林,幽人在丘。”

幽居。

囚禁。

《荀子 · 王霸》:“官人失要则死,公侯失礼则幽。”

幽禁。

1.鬼神。

《北史 · 卷二五 · 尉元传》:“夫至孝通灵,至顺感幽。”唐 · 韩愈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炎风日搜搅,幽怪多冗长。”

2.参见“幽冥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yōu

详细解释

1.隐蔽的;秘密的。

幽会、幽居、幽愤。

2.偏远;僻静;昏暗。

幽静、幽暗、谷幽林深、静谧幽屋。

3.沉静;安闲。

幽闲、幽趣、幽思。

4.囚禁;关闭。

幽禁、幽闭。

5.指阴间。

幽灵、幽魂、幽冥。

6.幽州,古九州之一,在今河北北部、辽宁一带。

7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quiet, secluded, tranquil; dark
  • ruhig, still , You (Eig, Fam)
  • à distance, caché, calme, sérénité, pacifiqu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幺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於虯切;《韻會》:幺虯切;《正韻》:於尤切,𡘋音呦。說文》:幽隱也。易・履卦》:幽人貞吉。【疏】幽隱之人,守道貞吉。禮・儒行》:幽居而不淫。【疏】君子雖復隱處,常自修整不傾邪也。後漢・章帝・章和元年詔》:光照六幽。【註】謂六合幽隱之處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幽,微也。【疏】幽者,深微也。史記・樂書》:極幽而不隱。

又,《玉篇》:幽,深遠也。易・繫辭》:无有遠近幽深。【疏】言易之吿人,无問遠之與近,及幽邃深遠之處,皆吿之也。詩・小雅》:幽幽南山。【註】幽幽,深遠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幽,不明。正韻》:幽,闇也。書・舜典》:黜陟幽明。【註】黜退其幽者,升進其明者。禮・檀弓》:望及諸幽,求諸鬼神之道也。【註】鬼神處幽闇。

又,《正韻》:幽,囚也。史記・太史公自序》:幽於縲紲。楊惲〈報孫會宗書〉:身幽北闕。

又,州名。書・舜典》:肇十有二州。【傳】禹治水之後,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。爾雅・釋地》:燕曰幽州。【疏】燕其氣深要,厥性剽疾,故曰幽。幽,要也。

又,地名。左傳・莊十六年》:同盟于幽。【註】幽,宋地。

又,國名。山海經》:大荒之中,有思幽之國,思士不妻,思女不夫。【註】言其人直思感而氣通,無配合而生子。

又,姓。廣韻》:出《姓苑》。

又,與黝通。集韻》:黝,或作幽。禮・玉藻》:一命縕紱幽衡,再命赤紱幽衡。【註】幽,讀爲黝黑之黝。

又,叶於交切,音窔。〈道藏歌〉:迴舞太空嶺,六氣運重幽;我際豈能窮,使爾終不彫。又,《詩・小雅》:隰桑有阿,其葉有幽。既見君子,德音孔膠。【傳】幽,黑色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下 部首:幺部 )

《禮・檀弓》望及諸幽,求諸鬼神之道也。

謹照原文及改反。

注解

〔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幺部

〔幽〕字拼音是yōu,嵌套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𢆶,五行属

〔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ōu] ⑴ 隐藏,不公开的⑵ 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⑶ 沉静而安闲⑷ 把人关起来,不让跟外人接触⑸ 迷信的人指阴间⑹ 古地名,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、辽宁省南部一带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虯切頁碼124頁,第5

幽隱也。从山中𢆶𢆶亦聲。

附注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古金文幽字皆从火从𢆶,與此同。隱不可見者,得火而顯。」容庚《金文編》:「幽,从火,不从山。」按:甲骨文幽字從火從𢆶會意,卜辭借為黝,訓為黑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伊虬反頁碼321頁,第6行,第1

幽隠也。從山中𢆶𢆶亦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山中隱處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於虯切古音第三部頁碼632頁,第4許惟賢283頁,第6

幽隱也。

段注𨸏部》曰:隱,蔽也。《小雅》。桑葉有幽。毛曰:幽,黑色也。此謂幽爲黝之假借。《玉藻》幽衡。鄭云:幽讀爲黝。毛不易字。鄭則易之。《周禮》牧人陰祀用幽牲。守祧幽堊之。鄭司農皆幽讀爲黝。引《爾雅》地謂之黝。今本幽黝字互譌。

从山𢆶

段注幽從山猶隱從𨸏。取遮蔽之意。從𢆶者,微則隱也。

𢆶亦聲。

段注於虯切。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