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夤的意思解释

夕部14画上下结构U+5924

夕部

14画

11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QPGW

NIJMC

RSKO

27806

1126

6625

U+5924

35444512512134 撇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

𦟘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yín

基本解释

深。~夜。

〔~缘〕攀缘上升,喻拉拢关系,向上巴结。

敬畏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恭敬。

,敬惕也。从夕,寅声。 《说文》。按,即寅之别体。因寅为借义所专,别制此字。

夤畏(敬畏);夤亮(恭敬信奉)

respect;

2.攀附上升 。

夤缘钻刺(巴结奉承,投机钻营)

climb the official ladder;

名词

1.通“璌”。夹脊肉。

艮其限,列其 《易 · 艮》。马注:“夹脊肉也。”

lean pork taken from under the spind column;

2.远处。

九州之外,乃有八 《淮南子》

distant plac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yín

详细解释

攀附求进。参见“夤缘”条。

敬惕。

《汉书 · 卷一〇〇 · 叙传下》:“中宗明明,夤用刑名。”《北史 · 卷三九 · 房法寿传》:“夤畏照临,亦宜谨肃。”

深。

夤夜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yín

详细解释

1.攀附。

夤缘。

2.《书》深。

夤夜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istant place; remote; deep
  • tard le soi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夕部 )

廣韻》:翼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夷眞切,𡘋𡐔說文》:恭也、敬惕也。

又,進也、緣連也。宋𥠇修〈會遇〉詩:介立傍無援,隂排密有夤。方語,因賄于進曰夤緣。

又,遠也。淮南子・地形訓》:九州之外,乃有八夤。一作殥。

又,腰絡也。易・艮卦》:列其夤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以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延知切,𡘋音夷 —— 敬也、遠也。

亦作𡖴`[⿱⿳𠀎兀][⿱⿳󵝺兲]。〇【按】夤字訓義,《說文》及諸字書皆然;《正字通》强辨其非,不可從。

注解

〔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夕部

〔夤〕字拼音是yí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夕、寅,五行属

〔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ín] ⑴ 深⑵ 〔~缘〕攀缘上升,喻拉拢关系,向上巴结。⑶ 敬畏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翼眞切頁碼223頁,第4

夤敬惕也。从夕𡩟聲。《易》曰:「夕惕若夤。」

異體𡖴𡖷、㝙

夤籒文夤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按从夕,夕惕之義不見。夤當即胂之或體,从肉,寅聲。月以形近譌為夕也。《易》『列其夤』(《艮》卦),馬注:夾脊肉也。正以夤為胂,鄭本作𦟘。」按:《秦公簋》夤字從肉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翼眞反頁碼569頁,第6行,第1

夤敬惕也。從夕寅聲。《易》曰:「夕惕若夤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夕者,人意懈怠也。故孫武曰:『暮氣歸。』《國語》魯公父文伯之母曰『事夕而計過無憾,而後即安』是也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569頁,第7行,第1

籒文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翼眞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259頁,第1許惟賢552頁,第5

夤敬惕也。

段注此與十二辰之寅義各不同。《釋詁》云:寅,敬也。凡《尙書》寅字皆叚寅爲夤也。漢唐碑多作夤者。凡云夤緣者卽延緣。云八夤者卽八埏。皆雙聲叚借也。

从夕。寅聲。

段注翼眞切。十二部。

易曰:夕惕若厲。

段注乾九三爻辭也。厲各本作夤。今正。凡漢人引《周易》夕惕若厲不暇枚舉。許書䯜字下亦作夕惕若厲。此引者,說从夕之意也。夕愓者,火滅修容之謂。凡許書。引《易・井》者法也。說㓝从井之意。引易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。說相从目木之意。引易先庚三日。說庸从庚之意。引易豐其屋。說寷从宀豐之意。引易百穀艸木麗於地。說䕻从艸麗之意。引易突如其來如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內也。說𠫓从倒子之意。皆偁《周易》以說字形之意。學者不憭。往往誤會。於是改厲爲夤,改突爲𠫓。而惠氏定字作《周易述》。竟作夕惕若夤厲无咎,𠫓如其來如矣。

籒文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