簟
意思解释
簟
diàn基本解释
①竹席。竹~。~笰(车上的竹席篷)。
②竹名。~竹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竹,覃声。本义:竹席。
2.同本义 。
簟子(簟席。竹席);簟纹(席纹)
mat;
3.也指用芦苇编制的席。
君以簟席,大夫以蒲席。
reed mat;
外语翻译
- bamboo mat
- (English: fine woven grass mat)
- tapis tissé de qualit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徒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徒點切,𡘋音扂 —— 竹名。《南越志》:博羅縣東洲足簟竹銘曰:簟竹既大,薄且空中,節長一丈,其長如松。贊寧《筍譜》:簟竹長二丈猶爲筍,可食。
又,《集韻》:徒念切,音磹。《說文》:竹席也。《釋名》:簟,簟也,布之簟簟然平正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宋謂之笙,關西謂之簟。《詩・齊風》:簟茀朱鞹。【傳】方文席也。又,〈小雅〉:下莞上簟。【箋】竹葦曰簟。《禮・禮器》:莞簟之安,而稾鞂之設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桃笙象簟。【註】桃笙,桃枝簟,吳人謂簟爲笙;又,象牙以爲簟。
又,叶徒錦切。《詩・小雅》:下莞上簟,乃安斯寢。【朱傳】簟,徒檢、徒錦二反;寢,于檢、于錦二反。
注解
〔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簟〕字拼音是diàn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覃,五行属木。
〔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竹,覃声。本义是竹席。
〔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iàn] ⑴ 竹席⑵ 竹名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徒念切頁碼第143頁,第7字續丁孫
𥸖
異體𥷦、簟
竹席也。从竹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定嗛反頁碼第366頁,第4行,第1字述
竹席也。從竹覃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徒念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765頁,第4字許惟賢第341頁,第6字
竹席也。
段注《毛詩》箋曰:竹葦曰簟。
从竹。覃聲。
段注徒念切。廣䪨上聲。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