葎
艹部12画上下结构U+844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呂䘏切,音律 —— 蔓艸。《玉篇》:似葛有刺。《本草》:葎草莖有細刺,善勒人膚,故名勒草。訛爲葎草。
注解
〔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葎〕字拼音是lǜ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律。
〔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ǜ] ⑴ 一种蔓生草,茎上布满短刺,可入药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呂戌切頁碼第21頁,第16字續丁孫
葎
艸也。从艸律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畱筆反頁碼第80頁,第3行,第1字述
艸也。從艸律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呂戌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24頁,第3字許惟賢第54頁,第1字
艸也。
段注唐《本艸》曰:葛葎蔓。宋《本艸》曰:葛勒蔓。似葛有刺。
从艸。律聲。
段注呂戌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