啺
口部12画左右结构U+557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說文》古文唐字。註詳七畫。
注解
〔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啺〕字拼音是t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昜。
〔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áng] ⑴ 古同“唐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徒郞切頁碼第42頁,第32字續丁孫
唐
異體唐
大言也。从口庚聲。
啺
古文唐从口、昜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時郎反頁碼第129頁,第3行,第2字述
大言也。從口庚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鼓聲盛爲鼞與此意同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29頁,第4行,第1字述
古文唐,從口、昜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徒郎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32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3頁,第2字
大言也。
段注引伸爲大也。如說《尙書》者云:唐之爲言蕩蕩也。見《論衡》。又爲空也。如梵書云:福不唐捐。凡陂塘字古皆作唐。取虚而多受之意。《𨸏部》曰:隄,唐也。
从口。庚聲。
段注徒郎切。十部。
古文唐。从口昜。
段注亦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