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
意思解释
萬万
wàn基本解释
①數目,十個一千。~戶侯(中國漢代侯爵的最高一級,享有萬戶農民的賦稅。後泛指高官)。
②喻極多。~物。~方(①指全國和世界各地;②指姿態多種多樣)。日理~機。氣象~千。
③極,很,絕對。~~。~幸。
④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聲。“萬”,甲骨文呈蠍子形。本義:蠍。
2.蟲名。蠍。
萬,蟲也。
scorpion;
3.[數詞]∶千的十倍;十個一千。
今日俸錢過十萬,與君營奠復營齋。
萬壽(稱皇帝、皇后的生日);萬劫(即萬世。形容極長的時間);萬井(古代以地方一里爲一井,萬井即一萬平方里);萬夫(萬人);萬戶(一萬戶);萬戶侯(食邑萬戶之侯);萬頃(百萬畝。百畝爲一頃)
ten thousand;
4.古代的一種舞名 。
萬舞(古代的舞名。先是武舞,舞者手拿兵器;後是文舞,舞者手拿鳥羽和樂器。亦泛指舞蹈)
the name of an ancient dance;
5.古州名。
Wan prefecture;
6.南朝梁大同二年置。治所在石城(今四川省達縣)
7.唐貞觀八年改浦州置。治所在南浦(今四川省萬縣市)
8.明洪武元年置。治所在萬安(今廣東省萬寧縣)
9.縣名 。在四川省東部長江北岸。三國吳置羊渠縣,蜀漢改南浦縣,元入萬州,明改萬縣。
Wan county;
10.倍。
悲苦之懷,必萬常人。
fold;
11.姓。
形容词
1.極言其多。
高萬仞。 萬里赴戎機。 一片孤城萬仞山。 千朵萬朵壓枝低。
萬幾(指全國政務);萬人敵(能敵萬人的兵法或謀略);萬生院(動物園);萬乘(萬輛馬車);萬機(萬幾);萬仞(形容極高);萬年草料(罵人話。飲食壽命);萬國(各方諸侯。引申爲全國各地;天下);萬壽聖節(皇帝的生日);萬剮凌遲(剮刑。將人斷肢割喉,剔肉離骨);萬乘之軀(指天子;帝王)
myriad; multitudinous;
2.極言各不相同。
勃興得李杜,萬類困陵暴。 萬類霜天競自由。
萬化(各種變化);萬劫(種種災難);萬殊(各不相同。亦指各種不同的現象、事物)
various;
副词
◎絕對;一定。
萬無(絕無)
absolutely; certainly;
国语辞典解释
萬万
wàn详细解释
名
◎数目字。千的十倍。
《玉篇 · 禸部》:“万,十千也。”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万取千焉,千取百焉,不为不多矣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寄元九》诗:“三寄衣食资,数盈二十万。”
形
◎众多的。
《易经 · 谦卦 · 象曰》:“劳谦君子,万民服也。”《荀子 · 富国》:“古有万国,今有十数焉。”
排除万难。
副
◎极、非常、绝对。
《汉书 · 卷三四 · 黥布传》:“我之取天下可以万全。”唐 ·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无辞以白其大人,且万无母子俱往理。”
万不得已、万万不可。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ten thousand; innumerable
- sehr viel, zahllos, unzählig (Adj), zehntausend (10000) (Num), Wan (Eig, Fam)
- dix mille, absolument, un grand nombre de, (nom de famill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㸘 、 𤍚 、 𢁭
《唐韻》:無販切,音蔓。《說文》:蟲也。《𡌨雅》:蜂一名萬,蓋蜂類衆多,動以萬計。
义又,數名。《易・乾象》:萬國咸寧。《前漢・律歷志》:紀于一,協于十,長于百,大于千,衍𡕒萬㊟〔「𡕒」,〈律歷志〉作「千」。《漢書・律歷志》原文作「衍千萬」〕。
义又,舞名。《詩・邶風》:方將萬舞。【疏】萬者,舞之總名。《大戴禮・夏小正》:萬也者,干戚舞也。《韻會》:湯武以萬人得天下,故干舞稱萬舞。
义又,州名。《寰宇記》:漢巴東郡,後唐貞觀曰萬州。
义又,姓。《通志・氏族略》:萬氏,孟子門人萬章。
义又,《韻補》入銑韻。白居易〈寄元九〉詩:憐君爲謫吏,窮薄家貧褊;三寄衣食資,數盈二十萬。
义《六書正譌》:或省作万,非。
注解
〔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萬〕字拼音是w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禺。
〔萬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“萬”,甲骨文呈蠍子形。本义是蠍。
〔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àn] ⑴ 數目,十個一千⑵ 喻極多⑶ 極,很,絕對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無販切頁碼第485頁,第5字續丁孫
𥝄
異體𥝅、萬
蟲也。从厹,象形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與《虫部》𧍣同,象形。」「叚借為十千數名,而十千無正字,遂久叚不歸,學者昧其本義矣。」徐灝注箋:「萬即𧍣字,譌从厹,此古文變小篆時所亂也。因為數名所專,俗書又加虫作躉,遂歧而為二。古重唇音讀若曼,聲轉為邁,故躉音丑芥切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蠍子之形,與『𧍣』同字。其後下部漸漸繁化為『禸』形,秦隸上部訛為『艸』形作『萬』,而為後世隸楷所承。」
蔣注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:《慧琳音義》十二曰:「卐字之文,梵云室哩靺蹉(Śrivatsa),唐云吉祥相也。有云萬字者,謬說也,非是字也。乃是如來身上數處有此吉祥之文,大福德之相。」然其形右旋則爲卐,如禮敬佛,右繞三匝,佛眉間白毫右旋婉轉,總以右旋爲吉祥。古來有作卍者,誤也。高麗本之《藏經》及《慧琳音義》二十一之《華嚴音義》皆作卐。又示右旋之相而記爲卐。余于印度聞學僧之說,謂此卐形爲梵天家之吉相,凡畫尊像,必劃此卐形,于此郭內畫形體爲法,是乃火炎上之形。梵天之法,以火爲最大清淨最大吉祥,而創此相也。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舞飯反頁碼第1130頁,第4行,第1字述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無販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95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84頁,第1字 段注謂蟲名也。叚借爲十千數名。而十千無正字。遂久叚不歸。學者昧其本義矣。唐人十千作万。故《廣韵》万與萬別。 从厹。 段注葢其蟲四足像獸。 象形。 段注與《虫部》𧍣同。象形。葢萬亦𧍣之類也。無販切。十四部。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蟲也。象形。從禸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