沼
意思解释
沼
zhǎo基本解释
◎池子。池~。~地。~泽。~气(化学名词,即“甲烷”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水,召声。本义:水池,积水的洼地。上古时期,池和沼都表水池,塘在中古时期才表示水池。一说圆曰池,曲曰沼。
2.同本义。
沼,小池也。 于沼于沚。 鱼在于沼,亦匪克乐。 龟龙在宫沼。 涧溪沼沚之毛。 王立于沼上。 射沼滨之高鸟。 茅覆环堵亭,泉添方丈沼。
沼沚(池塘。亦借指积水坑);沼气。
natural pond;
3.池水。
御坐前建蓬莱山, 曲池接筵,飞沼拂席。
pond water;
外语翻译
- lake, fishpond, swamps
- Teich (S)
- étang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之少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止少切;《韻會》:止小切,𡘋昭。上聲。《說文》:池也。一說圓曰池、曲曰沼。《詩・召南》:于沼于沚。
又,《集韻》:之笑切,音照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沼〕字拼音是zh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召,五行属水。
〔沼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召声。本义是水池,积水的洼地。上古时期,池和沼都表水池,塘在中古时期才表示水池。一说圆曰池,曲曰沼。
〔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ǎo] ⑴ 池子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之少切頁碼第369頁,第25字續丁孫
沼
池水。从水召聲。
附注段玉裁據《詩・召南》傳改「池水」為「池也」。
蔣注《詩經・采蘩》:「于沼于沚。」毛傳:「沼,池也;沚,渚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止少反頁碼第905頁,第3行,第1字述
池也。從水召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:「魚在于沼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之少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212頁,第4字許惟賢第962頁,第8字
池也。
段注《召南》傳曰:沼,池也。張揖《廣雅》同。按《眾經音義》兩引作小池也。
从水。召聲。
段注之少切。二部。按沼之言招也。招外水豬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