騸
馬部20画左右结构U+9A38
国语辞典解释
騸骟
shàn详细解释
动
1.阉割牲畜、动物。
《西游记 · 第三九回》:“点污他不得,他是个骟了的狮子。”
2.截去主根,培植果树。
元 · 鲁明善《农桑衣食撮要 · 卷上 · 骟诸色果木树》:“树芽未生之时,于根旁掘土,须要宽深,寻纂心钉地根截去,留四边乱根勿动,却用土覆盖,筑令实,则结果肥大,胜插接者,谓之骟树。”
外语翻译
- geld, castrate
- Wallach ( kastriertes Pferd ) (S, Bio), kastrieren ( Tiere ) (V, Med)
- châtr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正字通》:式戰切,音扇 —— 割去勢也。《臞仙肘後經》:騸馬、宦牛、羯羊、閹猪、鐓雞、善狗、淨貓。
义又,接樹曰騸樹。《月令廣義》有騸樹法。
义一作扇。《五代史・郭崇韜傳》:謂繼岌曰:當盡去宦官,至於扇馬,亦不可騎。
注解
〔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騸〕字拼音是s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扇。
〔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àn] ⑴ 割去牲畜的睾丸或卵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