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垣的意思解释

土部9画左右结构U+57A3

土部

9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FGJG

GMAM

BBK

41116

0997

5211

U+57A3

121125111 横、竖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

𩍻𩰵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矮墙,墙。短~。城~。墙~。

城。省~(省城)。

官署。谏~(谏官官署)。

星的区域,古代把众星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垣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土,亘( xuān )声。本义:矮墙,也泛指墙。

2.同本义。

,墙也。 《说文》既勤墉。 《书 · 梓材》。马注:“卑曰垣,高曰墉。”之高八尺。 《墨子 · 备城门》尽毁其馆之 《左传 · 襄公三十一年》为家不治产。 《汉书 · 萧何传》

垣衣(生在墙垣上的苔);垣堵(墙);垣屋(有围墙的房室;围墙和房屋)

wall;

3.城墉 。后叫省城为省垣。

wall;

4.官署的代称。

花隐掖暮,啾啾栖鸟过。 杜甫《春宿左省诗》

government;

5.姓。

动词

筑墙围绕。

天云其既立兮,家愿得乎双逞。 《三国演义》

build a wall around sth.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矮墙。

《文选 · 潘岳 · 西征赋》:“临揜坎而累抃,步 毁垣以延伫。”

墙垣、断壁残垣。

2.官舍。

唐 · 皮日休《白太傅》诗:“清望逸内署,直声惊谏垣。”

3.城市。

省垣。

4.姓。如汉代有垣恭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矮墙。泛指墙。

城垣、墙垣、断壁残垣。

2.《书》城市。

省垣(省城)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low wall
  • Mauer (S, Lit)​, Sterngebiet, Konstellation von Sternen (S, Astron)​, Yuan (Eig, Fam)
  • mur ba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 )

古文: 𩫧

唐韻》:雨元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于元切,𡘋音袁 —— 𤰞曰垣,高曰墉,牆也。釋名》:援也。人所依阻,以爲援衞也。詩・大雅》:大師維垣。左傳・襄三十一年》:子產盡壤其館之垣,而納車馬焉〔「子產」下缺一「使字」,開明版作「子產使盡壞其館之垣,而納車馬焉」〕

又,星有上中下三垣。史記・天官書》:上垣太微宮垣十星,東垣北上相,名左掖門,西垣北上將,名右掖門。唐書・權德輿傳》:左右掖垣,承天子誥命,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,左右掖與太微垣同。湘山野錄》:藝祖居潛日,爲趙普飮,居席左。陳搏怒曰:紫微垣一小星,居上次,可乎。斥之,使居帝右。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。癸辛雜誌》:揚州分野,正値天市垣,所以人多好市。

又,古邑名。一統志》:垣卽周召分陝處,宋改曰垣曲。又,東垣,秦縣。史記・高帝紀》:代相陳豨反,帝親征,豨將以東垣降,因改曰眞定。

又,玉名。騈雅》:嬰垣,美玉。山海經》:羭次之山,其陽多嬰垣之玉。

又,姓。漢西河太守垣恭。

又,《集韻》:胡官切,音桓 —— 義同。亦作𥥣

又,《易林》:噂噂所言,莫如我垣。歡嘉堅固,可以長安。〇【按】言垣本元韻,安字宜叶音鴛。正字通》垣改音延,安音煙,則言字錯入先韻矣。

又,叶夷然切,音延。劉楨〈贈徐幹〉詩:誰謂相去遠,隔此西掖垣;拘限淸切禁,中情無由宣。

注解

〔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垣〕字拼音是y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亘,五行属

〔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亘( xuān )声。本义是矮墙,也泛指墙。

〔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uán] ⑴ 矮墙,墙⑵ 城⑶ 官署⑷ 星的区域,古代把众星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垣。⑸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雨元切頁碼453頁,第18

垣牆也。从土𠄢聲。

𩫧

𩫧籒文垣从𩫖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羽元反頁碼1065頁,第3行,第2

𩫧牆也。從土亙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垣猶院,周繞之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65頁,第4行,第1

籒文垣從𩫖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雨元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736頁,第3許惟賢1189頁,第6

𩫧牆也。

段注此云垣者。牆也。渾言之。牆下日垣蔽也。析言之。垣蔽者,牆又爲垣之蔽也。垣自其大言之。牆自其高言之。

从土。𠄢聲。

段注雨元切。十四部。

籒文垣。从𩫖

白话解释

垣,外墙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亘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戰國文字,都是從土、從亘(ㄒㄩㄢ)。篆文之從「亘」聲而作「回」形(),正承金文「」而來。籀文「垣」從、亘聲,「土」、「」義近通用,聲符「亘」從金文「」訛變為「」,作重疊回形。戰國文字「垣」字的聲符形變為「」、「」等形。秦漢以後隸變定形從「亘」作為「垣」,隸書、楷書承戰國秦文字作從土、亘聲。《說文‧土部》:「垣,牆也。从土、亘聲。」從土,表示與版築為牆之工事相關;從亘,表示音讀,本義為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