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拪的意思解释

扌部9画左右结构U+62EA

扌部

9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RSG

QMCW

DFJ

51064

U+62EA

121125351 横、竖钩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竖折/竖弯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迁”。

越南字释义

同“𢬣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集韻》:遷,古作拪,又作𢫥。註詳辵部十二畫。六書正譌》作𢍱說文》本作𢰕,別作𢍱,字異音同,義亦相近。

又,《集韻》:余支切,音移 —— 遷徙也。與迻同,古作拪,或作扡,又作𢼏,通作移。

注解

〔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拪〕字拼音是q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西

〔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ān] ⑴ 古同“迁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七然切頁碼53頁,第15

𨙞

異體𨙙、遷

𨙞登也。从辵𠨧聲。

𢰕

異體拪、𢫥

𢰕古文遷从手、㢴。

附注商承祚《〈說文〉中之古文考》:「(徐)鍇本(古文)作栖是也。㢴為西之古文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七先反頁碼154頁,第6行,第1

𢰕登也。從辵𠨧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身隨遷移,故從辵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54頁,第6行,第2

古文遷從手、西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七然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85頁,第5許惟賢127頁,第15

𢰕登也。从辵。䙴聲。

段注七然切。十四部。

古文遷。从手西。

段注形聲。

白话解释

迁,向高处移动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”作声旁。“拪”,古文的“遷”字采用“手、西”会义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篆文。篆文從辵、䙴聲;《說文》古文從手、西聲(西聲不兼義,視為「䙴」省聲較佳),隸書、楷書同篆文。字從「止」或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䙴」為聲符,有兼義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䙴」字本義為「外高也」,此義與「遷」之「登」義相關,故兼義。從古文字來看,楚文字《望山楚簡》「」字上從「䙴」作「」,字從四手從角,會四手合力握獸角使之遷移,「遷」之本義亦為「遷移」,故「遷」從「䙴」聲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