㳃
氵部7画左右结构U+3CC3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㳃
◎“淬” 的日本简体字。见《 日本常用字表》
外语翻译
- (non-classical of 淬) to temper iron, or steel for making swords, etc. (also used figuratively), to dip into water; to soak; to dy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字彙》:俗淬字。
注解
〔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㳃〕字拼音是c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卆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七內切頁碼第375頁,第3字續丁孫
淬
異體㳃
滅火器也。从水卒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此退反頁碼第917頁,第4行,第3字述
滅火器也。從水卒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淬,劒燒而入水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七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52頁,第4字許惟賢第980頁,第5字
滅火器也。
段注滅火器者,葢以器盛水濡火使滅。其器謂之淬。與《火部》之焠義略相近。故焠通作淬。
从水。卒聲。
段注七芮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