崯
山部11画左右结构U+5D2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魚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魚音切,𡘋音吟。《說文》:山之岑崟也。凡地高險者曰崟。杜甫〈上後園山脚〉詩:挽葛上崎崟。又,張衡〈思𤣥賦〉:慕歷阪之嶔崟。
义又,通作碒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䃢碒乎數州之閒,灌註乎天下之半。
义《集韻》亦作𡷧、岒。
注解
〔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崟〕字拼音是yí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金。
〔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ín] ⑴ 〔~~〕 ➊ 形容高耸,如“状貌~~兮峨峨”; ➋ 形容茂盛,如“丛林兮~~”。⑵ 〔嵚~〕见“嵚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魚音切頁碼第306頁,第9字續丁孫
崟
異體崯
山之岑崟也。从山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銀欽反頁碼第762頁,第5行,第1字述
山之岑崟。從山金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張恊《詩》曰:『周文走岑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魚音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756頁,第2字許惟賢第768頁,第8字
山之岑崟也。
段注《子虛賦》。岑崟參差。日月蔽虧。又楊雄《蜀都賦》,張衡《南都賦》皆有嶜岑字。李善讀爲岑崟。
从山。金聲。
段注魚音切。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