閞
門部13画半包围结构U+959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皮變切,音卞。《說文》:門𦼭櫨也。《爾雅・釋宮》:閞謂之槉。【疏】閞者,柱上木名。又謂之槉,又名欂,亦名枅,柱上方木是也。
又,《廣韻》:符萬切;《集韻》:扶萬切,𡘋音飯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門部。
〔閞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iàn、guā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門、弁。
〔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iàn] ⑴ 门柱上的斗拱。㈡ [guān] ⑴ 古同“关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皮變切頁碼第396頁,第23字續丁孫
閞
門欂櫨也。从門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皮變反頁碼第955頁,第1行,第1字述
門欂櫨也。從門弁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皮變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350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21頁,第8字
門欂櫨也。
段注欂櫨,柱上枅也。枅,屋欂櫨也。閞則門柱上枅之名。
从門。弁聲。
段注皮變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