𦠄
⺼部16画左右结构U+2680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居依切;《集韻》:居希切,𡘋音機。《說文》:頰肉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渠希切,音祈。又,己亥切,音改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𦠄〕字拼音是j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幾。
〔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ī] ⑴ 面頰肉。⑵ 同“肌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居衣切頁碼第129頁,第19字續丁孫
𦠄
頰肉也。从𠕎幾聲。讀若畿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巨希反頁碼第334頁,第2行,第1字述
頰肉也。從肉幾聲。讀若畿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居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668頁,第3字許惟賢第298頁,第5字
頰肉也。
段注《東方朔傳》曰:樹頰胲。師古曰:胲,頰肉。音改。按《集韵》十五海曰:頰下曰䪱。或作胲,𦠄。《廣韵》十五海曰:頦,頰頦也。頦爲頰肉。與𦠄異部而同義。或作䪱。或假借胲字。
从肉。幾聲。讀若畿。
段注居衣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