猯
犭部12画左右结构U+732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他官切,音湍。《玉篇》:野豬。《集韻》本作貒。詳豸部貒字註。
注解
〔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猯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uān、t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耑。
〔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uān] ⑴ 古同“貒”。㈡ [tuàn] ⑴ 古同“貒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他耑切頁碼第318頁,第7字續丁孫
𧳲
異體貒
獸也。从豸耑聲。讀若湍。
附注按:段注本依《韻會》所據及《爾雅音義》所引補「似豕而肥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士鑾反頁碼第788頁,第1行,第1字述
獸也。從豸耑聲。讀若湍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:「貒,豚,一名貛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他耑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830頁,第3字許惟賢第800頁,第1字
貒獸也。
段注各本無貒字。今補。三字爲一句。《釋獸》曰:狐貍貒貈醜。其足蹯。其跡𠘯。貒子貗。
似豕而肥。
段注各本無此四字。今依《韵會》所據及《爾雅音義》所引補。
从豸。耑聲。讀若湍。
段注他耑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