𤪎
王部18画上下结构U+24A8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以周切;《集韻》:夷周切,𡘋音猷。《說文》:遺玉也。《類篇》:玉名。《山海經》:平丘有遺玉。
又,《廣韻》:與久切;《集韻》:以九切,𡘋音酉。又,《廣韻》:弋照切;《集韻》:弋笑切,𡘋音耀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《類篇》或作[⿱⿰㔽又玉]。
注解
〔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。
〔𤪎〕字拼音是yǒ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𣣸、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以周切頁碼第11頁,第13字續丁孫
𤪎
異體𤩤
遺玉也。从玉𣣸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羊求反頁碼第55頁,第6行,第2字述
遺玉也。從玉𣣸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山海經》:「平丘在三桑東爰有遺玉。」注曰:「遺玉,玉名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以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74頁,第2字許惟賢第31頁,第2字
遺玉也。
段注謂贈遺之玉也。蒙上送死言之。何休曰:知死者贈襚。襚猶遺也。《大宰》、《典瑞》皆言大喪贈玉。注云:葢璧也。鍇說以《山海經》遺玉。儻是玉名。則當廁於璙已下十六字閒。
从王。𣣸聲。
段注以周切。三部。此字葢在禮古經及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