䜭
意思解释
䜭
ruì基本解释
◎同“叡(睿)”。《集韻•祭韻》:“叡,《説文》:‘叡,深明也,通也。’古作䜭。”《漢書•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經曰:‘貌曰恭,言曰從,視曰明,聽曰聰,思曰䜭。”顔師古注引應劭曰:“䜭,通也,古文作睿。”又《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傳曰:‘思心之不䜭,是謂不聖。’”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濬 浚) to dredge; to dig or wash (a well, etc.), (same as 睿) wise and clev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私閏切;《集韻》:須閏切,𡘋音迅。《說文》:深通川也。从谷、从𣦵。𣦵,殘地,阬坎意也。《書・益稷》:䜭畎澮距川。今本作濬,或作𣽊。
又,《集韻》:逵員切,音權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類篇》:兪芮切,音銳。《字彙補》:古文叡字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思曰䜭,䜭作聖。餘詳又部十四畫。
注解
〔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谷部。
〔䜭〕字拼音是jù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𣦵、谷。
〔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ùn] ⑴ 同“濬(浚)。”《説文•谷部》:“䜭,深通川也……《虞書》曰:‘䜭畎澮,距川。’濬,古文䜭。”按:“䜭”,《書•益稷》作“濬”。㈡ [ruì] ⑴ 同“叡(睿)”。《集韻•祭韻》:“叡,《説文》:‘叡,深明也,通也。’古作䜭。”《漢書•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經曰:‘貌曰恭,言曰從,視曰明,聽曰聰,思曰䜭。”顔師古注引應劭曰:“䜭,通也,古文作睿。”又《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傳曰:‘思心之不䜭,是謂不聖。’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私閏切頁碼第382頁,第14字續丁孫
䜭
深通川也。从谷从𣦵。𣦵,殘地;阬坎意也。《虞書》曰:「䜭畎澮距川。」
𣽊
䜭或从水。
濬
異體𤀹
古文䜭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蘇徇反頁碼第929頁,第2行,第1字述
深通川也。從歺,歺,殘也。地,坑坎意也。《虞書》曰:「䜭畎澮距川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29頁,第2行,第2字述
䜭或從水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29頁,第3行,第1字述
古文䜭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私閏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280頁,第1字許惟賢第992頁,第2字
深通川也。
段注深之使通也。䜭與叡睿音義皆相近。故今文《洪範》曰:思心曰䜭。䜭作聖。古文曰:思曰睿。睿作聖。
从𣦵谷。
段注會意。私閏切。十三部。
𣦵,殘也。
段注殘猶穿也。
谷,阬坎意也。
段注𣦵謂穿之。谷取阬坎之意。阬坎,深意也。已上十一字依《韵會》本。
《虞書》曰:䜭畎澮歫川。
段注川部旣偁咎䌛謨濬𡿨巜歫川矣。此又偁而字異,何也。葢前爲古文《尙書》。此爲今文也。以濬,𡿨皆《倉頡》古文知之。
䜭或从水。
古文䜭。
段注从水,从睿。睿古文叡也。叡,深明也。通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