咡
口部9画左右结构U+54A1
意思解释
咡
èr基本解释
①口旁,口耳之间:“负剑辟~诏之。”
②蚕吐丝,引申为以丝作琴弦。
③古同“饵(噐 )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口旁。两耳之间。
负剑辟咡诏之,则掩口而对。
side of mouth;
2.口。
循咡覆手。
mouth;
动词
◎蚕吐丝 。
咡丝(蚕口上下吐丝)。引申为以丝作琴弦黄丝咡素琴,泛弹弦不断。——《乐府诗集》
spin;
外语翻译
- side of mouth
- l'espace entre la bouche et les oreill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仍吏切,音餌。《廣韻》:口吻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負劒辟咡詔之。【註】辟咡詔之,謂傾頭與語也。口旁曰咡。【疏】《管子・弟子職》云:食已,循咡覆手。謂弟子食訖,以手循覆於咡,故知是口旁也。【釋文】口耳之閒曰咡。又,〈少儀〉:有問焉,則辟咡而對。
又,《集韻》:人之切,音而 —— 與㖇同。詳後㖇字註。
注解
〔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咡〕字拼音是èr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耳。
〔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èr] ⑴ 口旁,口耳之间:“负剑辟~诏之。”⑵ 蚕吐丝,引申为以丝作琴弦。⑶ 古同“饵(噐 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