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蒹的意思解释

艹部13画上下结构U+84B9

艹部

13画

10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AUVO 86,AUVW 98

TTXC

EUXK

44237

5545

6183

U+84B9

1224315112234 横、竖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没有长穗的芦苇。~葭倚玉树(喻两人的品貌极不相称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初生的芦苇? 。

蒹葭(蒹:未曾秀穗的芦荻;葭:初生的芦苇。两者都是常见的贱值水草);蒹葭倚玉(因为芦苇与玉树贵贱悬殊,后用以比喻人与人对比不相称)

earless reed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植物名。即荻。菊科籁箫属,多年生草本。茎细而直立,白色。叶互生,细长而尖。

《说文解字 · 艸部》“蒹”字 · 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蒹、菼、雚一也,今人所谓荻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植物名。未出穗的芦苇。

蒹葭丛生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eed, phragmites communis
  • Ried, Rippung (Profil aus mehreren parallelen Holzstäben)​ (S)
  • roseau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唐韻》:古甜切;《正韻》:古嫌切,𡘋音兼。說文》:雚之未秀者。詩・秦風》:蒹葭蒼蒼。【傳】蒹,薕也。【疏】似雚而細,高數尺。陸璣云:水草堅實,牛食之,令牛肥强,靑、徐州人謂之簾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《詩・秦風》蒹葭蒼蒼。《疏》靑徐州人謂之簾。

謹照原文簾改蒹。

注解

〔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蒹〕字拼音是ji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兼,五行属

〔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ān] ⑴ 没有长穗的芦苇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恬切頁碼22頁,第14

蒹雚之未秀者。从艸𥡝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結添反頁碼83頁,第5行,第1

蒹雚之未秀者。從艸兼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「薕也」注云:「似藋而細,高數尺。」臣今見江之西岸多有之,高如此。今人以爲簾薄,疑因此名薕也。未秀謂其小耳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恬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31頁,第3許惟賢57頁,第2

蒹𦼉之未秀者。

段注蒙上茅秀而及𦼉之秀與未秀也。凡經言𦼉葦,言蒹葭,言葭菼皆竝舉二物。蒹,菼,𦼉一也。今人所謂荻也。葭,葦一也。今人所謂蘆也。𦼉一名薍,一名鵻,一名蒹。葦一名華。《釋艸》曰:葭華,蒹薕。每二字爲一物。又曰:葭藘,菼薍。亦每二字爲一物。葭蘆卽葭華也。菼薍卽蒹薕也。《夏小正》傳,毛公,許君說皆同此。舍人,李巡,樊光則云蘆薍爲一艸。陸璣,郭樸則又蒹葭菼爲三矣。《夏小正・七月》秀𦼉葦傳曰:未秀則不爲𦼉葦。秀然後爲𦼉葦。又曰:𦼉未秀爲菼。葦未秀爲蘆。按已秀曰𦼉。未秀則曰蒹,曰薍,曰菼也。於此不列𦼉篆者。以小篆大篆隔之也。

从艸。兼聲。

段注古恬切。七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