沑
氵部7画左右结构U+6C9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人九切;《集韻》:忍九切,𡘋音蹂。《說文》:水利也。一曰溫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女九切,音紐 —— 濕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女六切,音恧 —— 縮沑,水文蹙聚。木華〈海賦〉:葩華踧沑。
注解
〔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沑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ǜ、ni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丑。
〔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ǜ] ⑴ 〔蹜( sù )~〕水纹聚。⑵ 泥。㈡ [niǔ] ⑴ 湿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人九切頁碼第373頁,第9字續丁孫
沑
水吏也。又溼也。从水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如紂反頁碼第913頁,第5行,第2字述
水吏也。亦溫也。從水丑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人九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239頁,第3字許惟賢第974頁,第6字
水吏也。
段注謂水駛也。駛,疾也。其字在《說文》作𩰢。不解者譌爲吏耳。一本作利。義同。錢氏大昕云:吏當作文。《海賦》踧沑注云:蹵聚也。《廣韵》云:蹜沑,水文聚。踧蹜同。按《廣韵》上聲人九切。引《說文》同。入聲女六切。云水文聚。
又𥁕也。从水。丑聲。
段注入九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