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摼的意思解释

扌部14画左右结构U+647C

扌部

14画

11画

左右结构

RAHF

QSEG

DHXB

57014

U+647C

12112512554121 横、竖钩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横、竖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撞(钟)。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牵”:“~象犀。”

外语翻译


  • (Cant.) to knock, hi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唐韻》:口莖切;《集韻》:丘耕切,𡘋音鏗。說文》:擣頭也。廣韻》:撞也。或作挳。

又,《集韻》:苦杏切,鏗上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輕煙切 —— 古牽字,引前也。揚雄〈校獵賦〉:摼象犀。【註】扼也。餘詳牛部七畫。

注解

〔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ēng、q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堅

〔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ēng] ⑴ 撞(钟)。 [qiān] ⑴ 古同“牵”:“~象犀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口莖切頁碼407頁,第22

摼擣頭也。从手堅聲。讀若「鏗尔舍瑟而作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懇耕反頁碼978頁,第2行,第1

摼擣頭也。從手堅聲。讀若《論語》「鏗爾舎瑟而作」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口莖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434頁,第3許惟賢1058頁,第11

摼擣頭也。

段注《廣韵》曰:撞也。

从手。堅聲。讀若《論語》鏗尒舍琴而作。

段注讀若二字衍文也。尒大徐作爾。琴大徐作瑟。今皆正。舊抄《繫傳》本作琴。《論語・先進》篇《釋文》曰:鏗苦耕反。投琴聲。是則陸氏《論語》本作舍琴而作。下文,云本今作瑟者,後人所增語。《廣韵》曰:㧶,琴聲。口莖切。《玉篇》曰:㧶口耕切。琴聲。引《論語》㧶爾舍琴而作。㧶葢摼之異體。大徐摼,口莖切。按:堅聲古音在十二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