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晞的意思解释

日部11画左右结构U+665E

日部

11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JQDH 86,JRDH 98

AKKB

KOGL

64027

2522

U+665E

25113413252 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竖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干,干燥。~发。晨露未~。

破晓。东方未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日,希声。本义:晒干。

2.同本义。

,日干也。 《说文》匪阳不 《诗 · 小雅 · 湛露》用象栉。 《礼记 · 玉藻》尔发兮阳之阿。 《楚辞 · 少司令》白露未 《诗 · 秦风 · 蒹葭》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 《乐府诗集 · 长歌行》琼蚌曜以莹珠。 郭璞《江赋》

晞发(把洗净的头发晒干);晞解(因日晒而消除);晞灭(受日照而消失);晞露(日晒使露水蒸发);晞土(干土);晞块(干土)

sun;

3.通“昕”。晓,天刚明。

东方未 《诗 · 齐风 · 东方未明》

dawn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蒸发、干燥。

《诗经 · 秦风 · 蒹葭》:“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”宋 · 贺铸《鹧鸪天 · 重过阊门万事非》词:“原上草,露初晞,旧栖新垄两依依。”

2.晒、弄干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歌 · 少司命》:“与女沐兮咸池,晞女发兮阳之阿。”晋 · 嵇含《悦晴诗》:“翔凤晞轻翮,应龙曝纤鬐。”

3.消散。

《楚辞 · 王逸 · 九思 · 疾世》:“时昢昢兮旦旦,尘莫莫兮未晞。”汉 · 曹操《祀故太尉桥玄文》:“灵幽体翳,邈哉晞矣。”

4.破晓、露出曙光。

《诗经 · 齐风 · 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晞,颠倒衣裳。”唐 · 孔颖达 · 正义:“晞,谓将旦之时,日之光气始升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干燥。
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(《诗经‧秦风‧蒹葭》)。

2.《书》曝晒。

与女沐兮咸池,晞女发兮阳之阿(《楚辞‧屈原‧九歌‧少司命》)。

3.《书》破晓;天将亮。

东方未晞,颠倒裳衣(《诗经‧齐风‧东方未明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ry, expose sun; dawn
  • Anbruch, Beginn (S)
  • aube, sécher au Soleil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日部 )

唐韻》:香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香依切,𡘋音希。說文》:乾也。詩・秦風》:白露未晞。【傳】晞,乾也。禮・玉藻》:髮晞用象櫛。【註】晞,乾也。

又,《詩・齊風》:東方未晞。【傳】晞,明之始升。【疏】晞,謂將旦之時,日之光氣始升于上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晞,暴也。東齊北燕之閒謂之晞。

又,《玉篇》:燥也。或作烯。

注解

〔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

〔晞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日、希,五行属

〔晞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日,希声。本义是晒干。

〔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ī] ⑴ 干,干燥⑵ 破晓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香衣切頁碼217頁,第25

晞乾也。从日𢁫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忻沂反頁碼556頁,第2行,第1

晞乾也。從日希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古詩》曰:「青青園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」希亦少也,物乾則少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香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227頁,第4許惟賢539頁,第5

晞乾也。

段注玄應書引作日乾曰晞。《小雅》。湛《湛露》斯。匪陽不晞。傳曰:陽,日也。晞,乾也。陽日也者,謂陽卽暘之叚借也。《方言》。膊曬晞㬥也。㬥五穀之類。秦晉之閒謂之曬。東齊北燕海岱之郊謂之晞。又曰:晞,燥也。

从日。希聲。

段注香衣切。十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