鹾
意思解释
鹾鹺
cuó基本解释
①盐。
②咸味:“~以大夏之盐”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◎咸味。
齹,碱也。
鹾咸(咸味);鹾鱼。
salty taste;
名词
◎盐的别名。
盐曰碱鹾。
鹾政(盐政。管理盐务方面的事);鹾务(盐务);鹾商(盐商);鹾价(盐价);鹾馆(经营盐业的场所)
salt;
外语翻译
- salty; salt
- einpökeln, salzen
- sel, gout sal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昨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何切,𡘋音醝。《說文》:鹹也。河內謂之齤,沛人言若虘。《禮・曲禮》:鹽曰鹹鹺。【註】大鹹若鹺,鹽味之厚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仕知切,音齤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集韻》亦書作齤。別作醝,非。
注解
〔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鹵部。
〔鹺〕字拼音是c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鹵、差。
〔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uó] ⑴ 鹽。⑵ 鹹味:“~以大夏之鹽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昨河切頁碼第395頁,第6字續丁孫
𪊁
異體𪉤、𪉵、𪊈、鹺
鹹也。从鹵,𢀩省聲。河內謂之𪉤,沛人言若虘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𪉤,亦作鹺。」《篇海類編・食貨類・鹵部》:「𪉤,同鹺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殘陀反頁碼第951頁,第3行,第1字述
鹹也。從鹵、差省。河内謂之𪉤,沛人言若虘。
鍇注臣鍇按:《禮》:鹹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昨河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341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18頁,第2字
鹹𪊁也。
段注𪊁字各本缺。淺人謂複字而刪之也。今補。《曲禮》。凡祭宗廟之禮。鹽曰鹹鹺。鄭注。大鹹曰鹺。今河東云:按鹹𪊁古語,不容刪字。
从鹵。𢀩省聲。
段注昨河切。十七部。
河內謂之𪊁。
段注鄭言河東皆魏地。
沛人言若虘。
段注五字當作讀若𨙶人言䣜六字。𨙶郡酇縣字本作䣜。其土音讀在何切。𪊁之讀如此也。䣜見《邑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