坫
意思解释
坫
diàn基本解释
①屏障。
②古代屋中的土台子,上面可放饮食用具。
③边界。垓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土,占声。本义:古代设于堂中供祭祀、宴会时放礼器和酒具的土台。
2.同本义。
受虚爵复于坫。
earthen terrace;
3.坛坫。特指文坛。
弱冠后,雄长坛坫。
circles;
4.屏障。
国语辞典解释
坫
diàn详细解释
名
1.古代君主会盟宴飨时,于献礼完毕,作为放回酒杯用的土台,高可屏蔽。
《论语 · 八佾》:“邦君树塞门,管氏亦树塞门,邦君为两君之好,有反坫,管氏亦有反坫。”
2.堂角、屋隅。
《仪礼 · 士冠礼》:“执以待于西坫南。”
3.屋内储藏食物的地方。
《礼记 · 内则》:“天子之阁,左达五,右达五,公侯伯于房中五,大夫于阁三,士于坫一。”
外语翻译
- a stand on which to replace goblets after drinking
- crédence, buffet, présentoir à offrandes lors de sacrific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都念切,音店 —— 反爵之具,以土爲之,在兩楹閒。《禮・明堂位》:反爵出尊㊟〔「反爵」,開明版作「反坫」。原文作:反坫出尊〕。【註】獻酬畢,反爵於其上,惟兩君好會有坫,管氏亦反坫,故孔子譏之。
义又,屛也、障也、所以亢物也。《禮・明堂位》:崇坫康圭。
义又,房中之坫。《禮・內則》:士于坫一㊟〔「士于坫一」之「于」,開明版作「於」。原文作:士於坫一〕。【註】士卑,不得作閣,但于室中爲土坫,以庋食。
义又,堂隅之坫。《爾雅・釋宮》:垝謂之坫。【註】堂角也。一名垝。《通雅》:凡垒土甓成臺可庋物者,皆謂之坫,沈括《筆談》引汲冢《周書》回阿反坫註:外向室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知林切,音砧 —— 權安厝攢塗,謂之坫。
义又,諸經訓義坫,古文與店通。
考證
《禮・明堂位》反爵出尊。
謹照原文反爵改反坫。
《沈括筆談》引汲冢周書回阿反坫。
謹照原文回阿改匹阿。
注解
〔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坫〕字拼音是di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占,五行属土。
〔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占声。本义是古代设于堂中供祭祀、宴会时放礼器和酒具的土台。
〔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iàn] ⑴ 屏障。⑵ 古代屋中的土台子,上面可放饮食用具。⑶ 边界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都念切頁碼第453頁,第33字續丁孫
坫
屏也。从土占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丁念反頁碼第1066頁,第3行,第2字述
屏也。從土占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論語》有『反坫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都念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742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92頁,第1字
屛也。
段注陳氏禮書曰:坫之別凡有四。記曰:反坫出尊。《論語》曰:邦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。此反爵之坫也。記曰:崇坫康圭。此奠玉之坫也。記又曰:士於坫一。此庋食之坫也。《士冠禮》。爵弁,皮弁,緇布冠各一匴。執以待於西坫南。《大射》。將射。工遷於下。東坫之東南。《士喪禮》。牀笫夷衾。𩜹於西坫南。《旣夕禮》。設棜於東堂下南順。齊於坫。此堂隅之坫也。《爾雅》曰:垝謂之坫。郭云:坫,㙐也。在堂隅。按㙐本作墆。高皃也。以土爲之。高可屛蔽。故許云屛也。其字俗作店。崔豹曰:店,置也。所以置貨鬻物也。
从土。占聲。
段注都念切。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