𡿯
巛部7画上下结构U+21FE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于聿切,音䫻。《說文》:水流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弧犬切,懸上聲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巛部。
〔𡿯〕字拼音是y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曰、巛、;、日、巛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于筆切頁碼第381頁,第2字續丁孫
𡿯
異體𣅕
水流也。从巛曰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于筆反頁碼第925頁,第3行,第1字述
水流也。從巛曰聲。
鍇注臣鍇按:相如賦曰:「汩乎順流。」汩即此字,曰音越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于筆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72頁,第5字許惟賢第989頁,第2字
水流也。
段注此與《水部》汩義異。汩,治水也。《上林賦》曰:汩乎混流。又曰:汩㴔漂疾。《方言》。汩,疾行也。注云:汩汩,急皃。于筆切。此用汩爲𡿯也。《廣韵》合爲一。非。
从巛。曰聲。
段注于筆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