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漠的意思解释

氵部13画左右结构U+6F20

氵部

13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AJD

ETAK

VEKG

34184

3351

3614

U+6F20

4411222511134 点、点、提、横、竖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𥕓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面积阔大无人定居,缺水干燥的沙石地带。沙~。~北。

空旷。广~。荒~。~~。

冷淡地,不经心地。~视。~不关心。

同“寞”,寂静无声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形声。从水,莫声。本义:沙漠) 同本义 漠,北方流沙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逾陇堆兮渡漠。——《楚辞·疾世》 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——唐· 王维《使至塞上》 又

漠北,漠南(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(北)的地区);漠野(我国北方沙漠地区。

desert;

形容词

1.淡泊,恬淡,即不追求名利。

澹而静乎!而清乎!调而闲乎! 《庄子 · 知北游》

coldly, not seek fame and wealth;

2.冷淡,不关心。

我而然置之。不可言也。 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

漠如(犹漠然。冷淡,不关心);漠置(漠然置之);漠尔(轻视,不在意)

indifferent;

3.通“寞”。空廓,寂静。

夫虚静恬淡,寂无为者,万物之本也。 《庄子 · 天道》野寂其无人。 《楚辞 · 远游》

quit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广大而无水草、无人定居的积沙地带。

唐 · 杜甫《咏怀古迹》诗五首之三:“一去紫台连朔漠,独留青冢向黄昏。”

大漠、沙漠。

不关心或不相关的样子。

漠视、漠不关心。宋 · 王安石《论陶冶人才》: 学者亦漠然自以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,而非己所当知也。

参见“漠漠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广大而干燥,植物稀少,被沙、砾覆盖的地带。

2.冷淡;不关心;不经心。

冷漠、漠视、漠然、漠不关心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esert; aloof, indifferent, cool
  • desertieren, im Stich lassen (S)​, Wüste (S)​, gleichgültig (Adj)​, teilnahmslos (Adj)
  • désert, indiffére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唐韻》:慕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末各切,𡘋音莫。說文》:北方流沙也。與幕通。前漢・衞靑傳》:軍絕幕。【註】幕,漫也。程大昌〈北邊備對〉:幕者,漠也 —— 言沙磧廣莫,望之漠漠然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漠,淸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施也、茂也。

又,淡漠,恬靜貌。文子・上仁篇》:非淡漠無以明德。

又,與寞通。楚辭・遠遊》:野寂寞其無人。

又,與莫通。爾雅・釋詁》:漠,謀也。詩・小雅》:聖人莫之。莫、漠音義同。

又,漠漠,布列貌。陸機詩:街巷紛漠漠。

又,漠陽,江名。廣輿記》:在肇慶府陽江縣。

又,《集韻》:莫白切,音陌 —— 與𡻟同,或从水,亦作㵹。

又,《韻補》叶蒙晡切,音模。李陵詩:徑萬里兮度沙漠,爲君將兮奪匈奴。

又,叶莫卜切,音木。嵆康〈阮籍𥓓銘〉:怡神大素,𥳑邁世局;隱處虛室,反眞歸漠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《前漢・衞靑傳》軍絕幕。〔註〕幕,漫也。

謹按沙幕之幕訓爲漫出文選嘯賦註,不出前漢書。註今文選嘯賦註沙土曰幕。幕漫之。

注解

〔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漠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莫,五行属

〔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ò] ⑴ 面积阔大无人定居,缺水干燥的沙石地带⑵ 空旷⑶ 冷淡地,不经心地⑷ 同“寞”,寂静无声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慕各切頁碼365頁,第22

漠北方流沙也。一曰清也。从水𦶛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門洛反頁碼895頁,第4行,第2

漠北方流沙也。一曰清也。從水莫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云:「匈奴絕漠也。」班固云:「踰大漠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慕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177頁,第2許惟賢947頁,第2

漠北方流沙也。

段注《漢書》亦假幕爲漠。

一曰淸也。

段注《毛詩傳》曰:莫莫言淸靜。

从水。𦱤聲。

段注慕各切。五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