䵤
黑部18画上下结构U+4D64
外语翻译
- (non-classical form of VEA4D64) (of the black skin) to crack or chap, black ski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典切;《集韻》:吉典切,𡘋音繭。《說文》:黑皴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胡典切,音峴。《廣韻》:黑貌。
又,《集韻》:多殄切,音典 —— 黑色也。
注解
〔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黑部。
〔䵤〕字拼音是ji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幵、黑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古典切頁碼第339頁,第18字續丁孫
䵤
黑皴也。从𪐗幵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堅殄反頁碼第828頁,第1行,第2字述
黑皺也。從黑幵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古典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951頁,第2字許惟賢第853頁,第6字
黑皴也。
段注《皮部》無皴字。見於此,《戰國策》。《墨子》百舍重繭。往見公輸般。《淮南書》。申包胥累繭重胝。七日七夜至於秦庭。皆借繭爲䵤也。
从黑。幵聲。
段注古典切。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