趽
足部11画左右结构U+8DB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步光切;《集韻》:蒲光切,𡘋音旁。《說文》:曲脛馬也。《類篇》:曲足謂之趽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甫妄切,音放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蒲庚切,音彭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廣韻》:府良切;《集韻》:分房切,𡘋音方 —— 趼也。《博雅》:趽䟸,𨂨也。
注解
〔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趽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fāng、fàng、p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方。
〔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āng] ⑴ 趼。㈡ [fàng] ⑴ 曲胫马。㈢ [páng] ⑴ 小腿弯曲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薄庚切頁碼第62頁,第21字續丁孫
趽
曲脛馬也。从足方聲。讀與彭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白亨反頁碼第179頁,第1行,第1字述
曲脛馬也。從足方聲,讀與彭同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薄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33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50頁,第10字
曲脛馬也。
段注《廣雅》曰:趽䟸𨂨也。䟸見上。𨂨俱達切。
从足。方聲。讀與彭同。
段注薄庚切。古音在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