螘
虫部16画左右结构U+8798
外语翻译
- ant
- Ameise (S)
- Formicida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語綺切,音艤 —— 與蟻同。
又,疑豈切,音顗 —— 義同。
义《玉篇》一作𧍽、𧑢。
注解
〔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螘〕字拼音是y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豈。
〔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ǐ] ⑴ 同“蟻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魚綺切頁碼第442頁,第30字續丁孫
螘
蚍蜉也。从虫豈聲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多作蟻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魚綺切頁碼第1046頁,第2行,第1字述
蚍蜉也。從虫豈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魚綺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63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58頁,第8字
𧖕𧕰也。
段注俗作蚍蜉。非是。今正。《蟲部》曰:蠶𧕰,大螘也。析言之也。渾言之則凡螘皆曰𧖕𧕰。《爾雅》。蚍蜉,大螘。小者螘。亦是析言。
从虫。豈聲。
段注魚綺切。按當魚豈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《廣韵》入尾韵者,古音也。入紙韵者,緣蟻字而合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