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
意思解释
刷
shuā基本解释
①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。~子。毛~。板~。
②擦拭,涂抹,清洗。~牙。~墙。~洗。印~。~耻(洗雪耻辱)。
③剔除,淘汰。~选(剔除)。~掉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本义:清扫;揩拭;冲洗。
2.同本义。
刷,刮也。礼有刷巾。 刷羽汎清源。 旦刷幽燕,昼秼荆越。 秋刷。 洗兵海岛,刷马江州。
刷刮(擦拭);刷涤(洗刷;洗除);刷刨(刮擦;刷拭);刷剃(擦眼泪)
brush; scrub; clean; wash;
3.清除;洗雪。
王虽东取地于越,不足以刷耻。 欲刷耻改行。 刷会稽之耻。
刷淤(清除淤泥);刷剔(删汰)
clear away; eliminate;
4.刷抹;涂抹。
淡天刷墨晓来阴。
刷墨(涂墨);刷字(谦词。犹涂抹成字);刷色(着色,涂上的颜色);刷腻(擦抹油脂)
daub; paste up;
5.选取。
新刷来的头巾。
刷选(搜寻;挑选);刷充(选取充当)
select;
6.查,查核;查究。
加老夫两淮提刑廉访使之职,随处审囚刷卷。
刷照(清查,查阅);刷卷(元代由肃政廉访使清查所属各衙门处理狱讼案件有无拖延枉曲,称刷卷);刷问(追究;查问);刷磨(清理;查究);刷目(经过审查清理的帐册项目)
investigate and ascertain(cause, responsibility, etc.);
7.搜括 。
刷刮(搜刮);刷洗(洗劫;尽数搜刮)
search for;
8.[口]∶开除;淘汰 。
他经常破坏劳动纪律,让厂里给刷了;今年高考他被刷了。
dismiss or eliminate;
9.〈方〉∶犹打扮 。
刷饰(打扮修饰);刷扮(装备;打扮)
dress up;
名词
◎刷子。
劲刷理鬓。
地板刷;钢丝刷;板刷;鞋刷;刷帚(扫帚。扫除的用具);刷抿(一种抿理头发的梳子)
brush;
象声词
1.忽,形容迅速擦过去的声音 。
刷的(形容快速);刷刷(象声词);刷剌剌(象声词)
swish; rustle;
2.另见 shuà。
国语辞典解释
刷
shuā详细解释
动
1.清除、去垢。
《尔雅 · 释诂下》:“刷,清也。”《晏子春秋 · 内篇 · 谏上》:“公刷涕而顾晏子。”
刷牙、刷鞋。
2.洗雪。
《史记 · 卷四〇 · 楚世家》:“昭雎曰:‘王虽东取地于越,不足以刷耻;必且取地于秦,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。’”
洗刷冤情。
3.涂抹。
刷墙、刷油漆。
4.淘汰。
他在决赛中被刷掉了。
名
◎用来清除污垢或涂抹的器具。
牙刷、鞋刷、油漆刷。
状
◎形容迅速擦过的声音。
刷刷作响。
两岸词典解释
刷
shuā详细解释
1.用来清除异物、脏污或涂抹的工具。
牙刷、雨刷、鞋刷、刷子。
2.用刷子清洗或去除。
刷洗、刷牙、刷锅子、刷干净。
3.(用刷子)涂抹。
粉刷、刷墙、刷油漆。
4.淘汰;除名。
他在初赛中,就被刷掉了。
5.拟声词。模拟物品迅速摩擦而过的声音。
刷刷作响。
外语翻译
- brush; clean with brush, scrub
- Pinsel, Bürste (S), bürsten (V), auswählen, küren
- brosser, peindre, brosse, éliminer, sélectionn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數滑切,測入聲。《說文》:刮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刷,淸也。【註】掃刷所以爲潔淸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凌人》:夏,頒冰掌事;秋,刷。【註】刷,淸也。秋凉,冰不用,可以淸除其室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欲刷恥改行。【註】師古曰:刷,除也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刷蕩漪瀾。
义又,顏延之〈馬賦〉:旦刷幽燕,畫抹荆越。【註】形容其迅疾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𥮝謂之刷。
义又,《增韻》:根刷,尋究也。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所劣切,音𠴪 —— 義同。
考證
《顏延之・馬賦》旦刷幽燕,畫抹荆越。
謹照原文畫抹改畫𥞊。
注解
〔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uā、shu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𡰯、刂,五行属金。
〔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清扫;揩拭;冲洗。
〔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uā] ⑴ 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⑵ 擦拭,涂抹,清洗⑶ 剔除,淘汰㈡ [shuà] ⑴ 〔~白〕色白而略微发青。⑵ 〔~俐〕形容动作很敏捷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所劣切頁碼第135頁,第37字續丁孫
刷
刮也。从刀,㕞省聲。《禮》:「布刷巾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師孑反頁碼第350頁,第7行,第1字述
刮也。從刀,㕞省聲。《禮》:「布刷巾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所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21頁,第2字許惟賢第321頁,第2字
𠜜也。
段注刷與㕞別。《又部》曰:㕞,飾也。《巾部》曰:飾,㕞也。飾今拭字。拭用手用巾。故從又巾。刷者,掊杷也。掊杷必用除穢之器如刀然。故字從刀。《艸部》曰:䓛刷也是也。
从刀。㕞省聲。
段注其義亦略相近。所劣切。十五部。
禮有刷巾。
段注有鉉譌布。黃氏公紹所據鍇本不誤。而宋張次立依鉉改爲布。今《繫傳》本乃張次立所更定。往往改之同鉉。而佳處時存《韵會》也。禮謂《禮經》十七篇也。鄉飮酒禮,《鄉射禮》、《燕禮》、《大射儀》、《公食大夫・禮》、《有司》徹皆言帨手。注。帨,拭也。帨手者於帨。帨,佩巾。據賈氏鄉飮,《公食》二疏。知經注皆作帨。絕無挩字也。帨之爲巾見於《士昏禮》及《内則》。《内則》盥卒授巾注云:巾以帨手。鄭卽用《禮經》帨手字也。此云刷巾。刷當作㕞。葢漢時《禮經》挩手有作刷手者。假刷爲㕞。說禮家所定字不同也。刷巾又見服氏《左傳》注。《左傳》藻率鞞鞛。服云:藻爲畫藻。率爲刷巾。禮有刷巾。服語正與許同。《巾部》云:帥,佩巾也。帨,帥或字。是帨與帥同字。《樂師》故書帥爲率。《聘禮》古文帥皆作率。《韓詩》帥時農夫,《毛詩》作率。是率與帥同音假借。《左氏傳》之率卽《說文》之帥。而許,服所見《禮經》皆作刷手。鄭《禮經》今文作帨手。古文作說手。是則帥帨率說刷㕞六字以同音通用。而陸德明本作挩手者爲誤字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《說文‧刀部》:「刷,刮也。从刀,㕞(ㄕㄨㄚ)省聲。」從刀,表刮除工具。讀音來自「㕞」字,表示音讀,兼表清除的意思。本義是刮削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