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
意思解释
蒼苍
cāng基本解释
①青色(包括藍和綠)~翠。~松。~天。~穹(蒼天)。~龍。
②灰白色。~白。~~(➊灰白;➋蒼茫)。~老。~勁(蒼老挺拔,多指樹木形態或書畫筆力)。
③姓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聲。從艸,倉聲。本義:草色。
2.同本義,引申爲青黑色。
蒼,草色也。 蒼,青也。 在色爲蒼。 彼蒼者天。 春爲蒼天。 東方曰蒼天。 駕蒼龍。 染於蒼則蒼,染於黃則黃。
蒼山(青山);蒼苔(青苔);蒼頭(舊指僕人。漢時奴僕皆以深青色巾包頭,故名;又指老年人)
green;
3.灰白色。
滿面塵灰煙火色,兩鬢蒼蒼十指黑。
蒼髯;蒼浪(花白);蒼華(形容頭髮灰白)
ashy; grey;
4.蒼老 。
蒼顏(蒼老的容顏)
old; aged;
名词
1.百姓 。
蒼生(指百姓,衆生);蒼黔(百姓)
common people;
2.姓。
国语辞典解释
蒼苍
cāng详细解释
名
1.草色、深青色。
《黄帝内经素问 · 卷二 · 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在色为苍,在音为角。”
2.姓。如汉代有苍英。
形
1.头发斑白的。
唐 · 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诗:“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苍。”
白发苍苍。
2.青色的。
苍天、苍苔。
外语翻译
- blue; green
- vert foncé, gris pâ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𡶍 、 𦭆
《唐韻》:七岡切;《正韻》:千剛切,𡘋音倉。《說文》:草色也。《易・說卦傳》:震爲蒼筤竹。臨川吳氏註:蒼,深靑色。《詩・王風》:悠悠蒼天。《禮・玉藻》:大夫佩水蒼玉。【疏】似水之蒼而雜有文。
义又,《博雅》:茂也。《書・益稷謨》:至于海隅蒼生。【傳】蒼蒼然生草木。
义又,老也。《詩・秦風》:蒹葭蒼蒼。【釋文】物老之狀。
义又,《前漢・陳勝傳》:蒼頭。【註】士卒靑帛巾。
义又,《綱目集覽》:蒼黃,急遽貌。
义又,姓。《通志・氏族略》:蒼氏。【註】《風俗通》云:八愷,蒼舒之後。
又,《韻會》:采朗切,倉上聲 —— 莽蒼,寒狀。一曰近郊之色。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適莽蒼者,三飡而反。《唐書・韋述傳》:蒼卒犇逼。白居易詩:寒銷春蒼茫。
义亦作倉。《禮・月令》:駕倉龍,服倉玉。《史記・蕭望之傳》:倉頭廬兒。
义《直音》作蒼。
考證
《書・益稷謨》至于海隅蒼生。
謹照益稷不稱謨,謨改篇。
注解
〔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蒼〕字拼音是cā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倉。
〔蒼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艸,倉聲。本义是草色。
〔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āng] ⑴ 青色(包括藍和綠)⑵ 灰白色⑶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七岡切頁碼第26頁,第10字續丁孫
蒼
艸色也。从艸倉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切陽反頁碼第95頁,第3行,第1字述
艸覆也。從艸倉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七岡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57頁,第1字許惟賢第68頁,第7字
艸色也。
段注引伸爲凡靑黑色之偁。
从艸。倉聲。
段注七岡切。十部。
白话解释
苍,草的颜色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仓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一見,但由「右蒼」例見用為倉字,與蒼字無涉。戰國《包山楚簡》亦二見蒼字,但由「石蒼」、「登蒼」例,也與青黑色的原意不同,且金文、戰國文字的所謂蒼字從倉的奇字字形,而與倉的篆體不同。理解為青黑色的蒼,始見篆文。字從艸、倉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蒼,艸色也。」段注:「引伸為凡青黑色之偁。」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