睢
意思解释
睢
huī基本解释
①张目仰视的样子。~盱。
②欢乐的样子。扬袂~舞
详细解释
形容词
◎仰视的样子。
睢,仰目也,从目,隹声。 暴戾恣睢。 万众睢睢。
睢盱(睁眼仰视的样子);睢睢(仰视的样子)
looking-upward;
睢
suī基本解释
①水名。在河南,流入汩水,早已湮塞,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。
②睢县,在河南。
③见“恣睢”。
④姓。
详细解释
动词
◎(形声。从目,隹( zhuī )声。本义:仰视) 同本义 睢,仰目也。——《说文》暴戾恣睢。——《史记·伯夷传》。正义:“仰白目怒貌也。”万众睢睢。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》。注:“仰目视貌也。”
stare at;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gaze at, stare at; uninhibited
- anstarren, starren , Sui (Eig, Fam)
- (nom de famill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許惟切;《集韻》:呼維切,𡘋音倠。《說文》:仰目也。《聲類》:大視也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萬眾睢睢,驚怪連日。【註】仰目視貌。又,睢盱,詳盱字註。
又,恣睢,恣意怒視也。《史記・伯夷傳》:暴戾恣睢。【註】睢,仰目怒貌。又,《禮書》㊟〔《禮書》應為《理論》〕:暴慢恣睢。【註】恣睢,猶毀訾也。《後漢・崔駰傳》:羿浞狂以恣睢。【註】自用之貌。又,《韻會小補》:睢音雖。
又,《廣韻》:許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翾規切;《正韻》:翾圭切,𡘋音𧥏。又,《廣韻》:香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香萃切,𡘋倠去聲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集韻》:翾畦切,音近醯 —— 睢睢,元氣貌。
又,《廣韻》:息遺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宣佳切,𡘋音綏 —— 水名,在梁郡,受汴入泗。或作濉。《左傳・成十五年》:出舍于睢上。
义又,睢陽,睢陵,𡘋縣名。又,睢州,今屬歸德府。
义又,姓。趙大夫食采于睢邑,因以爲氏。明有睢稼,洪武初請立臥𥓓。
又,《字彙補》:曰唯切,音偉 —— 星名。《史記・天官書》:歲星與翼軫,晨出曰天睢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眭。
《說文》:从目,隹聲。與隹部从且不同。
注解
〔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睢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ī、s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隹,五行属金。
〔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ī] ⑴ 张目仰视的样子⑵ 欢乐的样子㈡ [suī] ⑴ 水名。在河南,流入汩水,早已湮塞,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。⑵ 睢县,在河南。⑶ 见“恣睢”。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許惟切頁碼第105頁,第29字續丁孫
睢
仰目也。从目隹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許惟反頁碼第277頁,第5行,第1字述
仰目也。從目隹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睢,眄也。又,梁宋水名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許惟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527頁,第2字許惟賢第236頁,第8字
仰目也。
段注《五行志》。萬眾睢睢。《莊子》。而目睢睢。又恣睢讀去聲。暴戾也。
从目。隹聲。
段注許惟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