鎩
意思解释
鎩铩
shā基本解释
①古代一種長矛。
②摧殘,傷殘。~羽(羽毛掉落,喻失意受挫折)。~羽之鳥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長刃矛,古代的一種兵器。
不敵於鉤戟長鎩也。 鉏耰棘矜,非銛於鉤戟長鎩也。
long spear;
2.鈹有鐔。
鎩,鈹有鐔也。
long lance with handle;
動
1.摧殘;傷害[羽翅]。
鎩羽暴鱗,復見翻躍。
鎩羽(毛羽傷殘,不能高飛。比喻人受摧殘而失志);鎩翼(羽毛摧敗,不能高飛);鎩翅(折翅);鎩翮(即鎩羽);鎩羽暴鱗(鎩羽涸鱗。毛羽傷殘,魚池水乾。比喻不得志,處境極爲困難)
hurt;
2.[飛鳥] 張翼。
鎩,《字林》:“張翼也”。
wing;
国语辞典解释
鎩铩
shā详细解释
名
◎长矛。
《文选 · 陆机 · 辩亡论》:“长棘劲铩,望飙而奋。”
动
◎摧残。
《文选 · 左思 · 蜀都赋》:“鸟铩翮,兽废足。”南朝宋 · 鲍照《拜侍郎上疏》:“铩羽暴鳞,复见翻跃。”
外语翻译
- moult samarium
- aufspießen, durchbohren
- lance longu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所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所戒切,𡘋殺去聲。《說文》:鈹有鐔也。《韻會》:一曰長矛。賈誼〈過秦論〉:非銛於句戟長鎩也。【釋文】鎩,所拜反。《漢書註》:音山列反。《集韻》或作𨭝,亦作𨨽,《韻會》或作𨦅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剪翮。左思〈蜀都賦〉:鳥鎩翮。【註】鎩,殘也。顏延年〈五君詠〉:鸞翮有時鎩,龍性誰能馴。
又,《廣韻》:所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山戛切,𡘋音殺。又,《韻會》:式列切,音設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所例切,音㡜 —— 戟屬。
又,《集韻》:色入切,音歰 —— 鋋也。本作闟。
又,叶式吏切,音試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郎將司階,虎戟交鎩;龍輅充庭,雲旗拂霓。霓去聲。
注解
〔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鎩〕字拼音是s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殺。
〔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ā] ⑴ 古代一種長矛。⑵ 摧殘,傷殘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所拜切頁碼第466頁,第12字續丁孫
鎩
鈹有鐔也。从金殺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「鐸」作「鐔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師壞反頁碼第1096頁,第4行,第2字述
鈹有鐔也。從金殺聲。
鍇注臣鍇按:嵇康曰:「鸞翮有時鎩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所拜反、所八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821頁,第5字許惟賢第1227頁,第5字
鈹有𨰳也。
段注鐔,劒鼻也。云鈹有鐔者,則知鈹有不爲鼻者矣。如刀裝之鈹不爲鼻者也。賈誼曰:鉏櫌棘矝,非銛於句戟長鎩。張衡曰:植鎩縣瞂。用戒不虞。曰長曰植,則鎩有柄。有柄故不爲鼻。薛綜解一曰鋌。似㒳刃刀。鋌謂其上出之鋒也。《淮南書》。飛鳥鎩羽。許注曰:鎩,殘也。左思賦亦曰鳥鎩翮。此等鎩字乃引申之義。鎩可殘羽,故凡見殘者曰鎩。《公羊》作摋。宋萬臂摋仇牧。碎其首。何云:側手擊曰摋。
从金。殺聲。
段注所拜反。十五部。《廣韵》又所八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