喗
口部12画左右结构U+5597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牛殞切;《集韻》:牛尹切,𡘋音輑。《說文》:大口也。《集韻》:口大齒,𨢄貌。又,《廣韻》:魚吻切;《集韻》:牛吻切,𡘋音齳 —— 義同。《集韻》或作𠲰。賈誼〈新書〉:以匈奴之饑,飯羹㗖膹,喗𣿧多飲酒。
又,《集韻》:粗本切,音鱒 —— 義同。本作𠱜。
注解
〔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喗〕字拼音是yǔ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軍。
〔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ǔn] ⑴ 口大齿丑的样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牛殞切頁碼第40頁,第9字續丁孫
喗
大口也。从口𠣞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牛殞反頁碼第123頁,第2行,第1字述
大口也。從口軍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牛殞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15頁,第5字許惟賢第95頁,第5字
大口也。从口。軍聲。
段注牛殞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