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爯的意思解释

爫部9画上下结构U+722F

爫部

9画

5画

上下结构

EMFF

BGB

PVLB

20447

U+722F

344325211 撇、点、点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横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称”。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称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爪部 )

古文: 𤔹

唐韻》:處陵切;《集韻》:蚩承切,𡘋音稱。說文》:幷舉也。从爪、冓省。

又,《集韻》:昌孕切,音偁 —— 大也、舉也。

注解

〔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爪部

〔爯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ēng、chè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爫、冉

〔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ēng] ⑴ 古同“称”。 [chèn] ⑴ 古同“称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處陵切頁碼123頁,第9

異體𤔹

爯幷舉也。从爪,冓省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冓為二,爪者,手也,一手舉二,故曰并舉。」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:「按:契文爯字象以手挈物之形,自有舉義,但不能確言所挈何物耳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處陵反頁碼320頁,第6行,第2

爯并舉也。從爪、冓省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一言舉二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處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631頁,第5許惟賢283頁,第2

爯幷舉也。从爪,冓省。

段注冓爲二。爪者,手也。一手舉二。故曰幷舉。趙注《孟子》稱貸曰:稱,舉也。凡手舉字當作爯。凡偁揚當作偁。凡銓衡當作稱。今字通用稱。處陵切。六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