怳
忄部8画左右结构U+6033
外语翻译
- wild, mad; flurrie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許方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詡往切,𡘋音𧧮。《說文》:狂之貌。
义又,怳然,自失也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臨風怳兮浩歌。【朱註】怳,失意貌。
又,《集韻》:虎晃切 —— 與恍通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道之爲物,惟怳惟忽。亦書作恍。言沖漠難狀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吁請切。《博雅》:狂也。
义《說文長箋》:況與怳同,諧兄聲。《說文》謂況省聲,贅矣;《楚辭》怳忽兮遙望,改作恍慌。𡘋俗。
注解
〔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怳〕字拼音是hu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兄。
〔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ǎng] ⑴ 古同“恍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許往切頁碼第354頁,第20字續丁孫
怳
狂之皃。从心,況省聲。
附注段玉裁本作「从心,兄聲」,並注:「各本作『況省聲』,乃不知古音者所改,今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詡上反頁碼第860頁,第5行,第3字述
狂之皃。從心,況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許往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039頁,第3字許惟賢第891頁,第7字
狂之皃。
段注《廣韵》曰:𢠵怳。
从心。兄聲。
段注各本作況省聲。乃不知古音者所改。今正。許往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