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基的意思解释

土部11画上下结构U+57FA

土部

11画

8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ADWF 86,DWFF 98

TCG

ECB

44104

1015

2789

U+57FA

12211134121 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捺、横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建筑物的根脚。~石。~础。奠~。

根本的,起始的。~本。~业。~层。~点。~准。

根据。~于。

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,称作“基”~团。~态。氨~。羧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土,其声。本义:墙基。

2.同本义。

,墙始也。 《说文》度幽宅兆 《仪礼 · 士丧礼》迺理? 《诗 · 大雅 · 公刘》于墙之所,方整深耕。 《齐民要术 · 园篱》

基扃(城阙);基趾(凡墙脚、城脚居下承上的,都叫基趾。又指基础、基业);基墟(旧基址)

foot of a wall; foundation;

3.泛指一切建筑物的根脚。

高者必以下为 《淮南子 · 原道》太武殿高二丈八尺。 《晋书 · 石季龙载记》

基阶(阶基);基雉(宫室与城垣的基础);基筑(建筑物的基础);基构(建筑物的基础和结构)

base; foundation; basis;

4.基础;事业的根本。

邦家之 《诗 · 小雅 · 南山有台》

基兆(根本;基础);基原(根源);基图(基绪,基业。作为根基的事业)

base;

5.基团 。作为某些化合物的分子组成部分的稳定原子团。

氢基;氨基;偶氮基;自由基。

radical;

6.原油中占优势的物质,或在精制油中余留的残渣 。

混合基原油。

base;

7.通“賫”。一周年,一整月或一昼夜。

流化八,迁荡阴令。 《汉 · 荡阴令张迁表颂》月有成。 《汉 · 成皋令任伯嗣碑》恩洽化布,未有成。 《汉 · 高阳令杨著碑》于诗三 《后汉书 · 郎传》

whole year, month or day;

动词

奠定基础;创建 所以基社稷而固邦统,古之制也。——唐· 韩愈《顺宗实录二》

lay a foundation;

形容词

根本 。

基数;基体;基线。

cardinal; basic; capital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建筑物的底部。

墙基、地基、路基。

2.事物的根本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南山有台》:“乐只君子,邦家之基。”

根基。

3.化学上指化合物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原子。

羟基、氢基。

根本的。

《汉书 · 卷八一 · 匡衡传》:“正基兆而防未然也。”

基数、基层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建筑物的底部。

地基、路基、墙基。

2.泛指事物的根本。

根基、基础、基层。

3.根本的;初始的。

基调、基因。

4.根据。

基于道义,我没有理由拒绝你、基于交通需要,这房子一定要拆。

5.帝位。

登基。

6.化学中指化合物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,被视为一个结构单位时,称为“基”。

7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oundation, base
  • basisch, grundlegend , gründlich, radikal , Gründung (S)
  • fondement, fondation, propriété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 )

古文: 𡉝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居之切,音朞。揚子《方言》:基,據也。在下,物所依據也。詩・大雅》:止基廼理。潘岳〈藉田賦〉:結崇基之靈趾。

又,田器。孟子》:雖有鎡基。

又,門塾之址。詩・周頌》:自堂徂基。

又,樂名。孝經緯》:伏犧之樂曰立基。

又,山名。山海經》:亶爰山東三百里,曰基山。

又,《集韻》:渠之切 —— 與朞通。〈咸陽靈臺𥓓〉:承祠基年,𩷙魚復生。又,叶古詣切,音計。劉向〈列女頌〉以爲世基,叶下避字。

注解

〔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基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其、土,五行属

〔基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其声。本义是墙基。

〔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ī] ⑴ 建筑物的根脚⑵ 根本的,起始的⑶ 根据⑷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,称作“基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居之切頁碼453頁,第17

基牆始也。从土其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居而反頁碼1065頁,第3行,第1

基牆始也。從土其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居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736頁,第2許惟賢1189頁,第5

基牆始也。

段注𨸏部》曰:阯者,基也。此蒙基而釋之。牆始者,本義也。引申之爲凡始之偁。《釋詁》、《周語》、《毛詩傳》皆曰:基,始也。《禮經》古文借基爲期年字。

从土。其聲。

段注居之切。一部。

白话解释

基,墙壁的起建点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其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作、金文作,均從土、其聲。戰國文字從土、丌聲,丌上並增綴一短橫,作為羨符。篆文繼承金文。隸書則一承篆文,一承戰國文字。楷書則從篆文、隸書而來。《說文‧土部》:「基,牆始也。从土、其聲。」從土,表示與土地建物相關;其從丌聲,丌為下基,從其、從丌,皆表示音讀,兼表下基之義,本義為牆腳。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