渾
国语辞典解释
渾浑
hún详细解释
形
1.混浊、污浊。
唐 · 杜甫《示从孙济》诗:“淘米少汲水,汲多井水浑。”宋 · 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”
2.糊涂。
《负曝闲谈 · 第一〇回》:“浑小子自有浑主意。”
浑头浑脑、浑浑噩噩。
3.全部、整个。
唐 · 戎昱《苦哉行》五首之四:“身为最小女,偏得浑家怜。”
浑身解数、浑身发抖。
副
◎完全、简直。
唐 · 杜甫《春望》诗: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
浑然天成、浑然忘我。
渾浑
hùn详细解释
动
◎混杂。
《汉书 · 卷三六 · 楚元王刘交传》:“今贤不肖浑殽,白黑不分,邪正杂糅,忠谗并进。”
形
◎大。
《文选 · 班固 · 幽通赋》:“浑元运物,流不处兮。”唐 · 秦韬玉《紫骝马》诗:“臕大宜悬银压胯,力浑欺却玉衔头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muddy, turbid; blend, merge, mix
- trouble, stupid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戸昆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昆切,𡘋音魂。《說文》:混流聲。枚乗〈七發〉:沌沌渾渾。【註】渾渾,波相隨貌。
义又,洿下貌。又,濁也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渾兮其若濁。
义又,大也。班固〈幽通賦〉:渾元運物。
义又,肧渾,言如肧胎之渾然也。郭璞〈江賦〉:類肧渾之未凝。
义又,齊同「也」。孫綽〈天台賦〉:渾萬象以冥觀。
又,《集韻》:戸袞切,音溷 —— 豐流也。一曰雜流。《前漢・劉向傳》:賢不肖渾淆。
义又,揚子《方言》:渾,盛也。【註】們渾,肥滿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渾,墜也。【註】水落貌。
义又,姓。《左傳》:鄭大夫渾罕。
又,古本切,音袞 —— 與滾同,大水流貌。《荀子・富國篇》:財貨渾渾如泉源。
注解
〔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渾〕字拼音是hú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軍。
〔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ún] ⑴ 见“浑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戶昆切頁碼第367頁,第25字續丁孫
渾
混流聲也。从水𠣞聲。一曰洿下皃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戶昆反頁碼第900頁,第5行,第1字述
混流聲也。從水軍聲。一曰洿下皃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戸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197頁,第4字許惟賢第956頁,第4字
溷流聲也。
段注溷作混者誤。溷,亂也。酈善長謂二水合流爲渾濤。今人謂水濁爲渾。
从水。軍聲。
段注戶昆切。十三部。
一曰洿下也。
段注洿下曰:一曰窊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