摹
意思解释
摹
mó基本解释
◎仿效,照着样子做。~仿(亦作“模仿”)。~刻。~拟(亦作“模拟”)。~写(亦作“模写”)。~状。~印。临~。描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手,莫声。本义:临摹,照着样子描画、写字。
2.同本义。
摹,规也。 规摹宏远矣。 摹法以中克。 三摹九据。 余之手摹也。 上见其发秃,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。 六朝人尚字学,摹临特盛。
摹帖(摹字。描摹法帖);摹版(翻刻的版本);摹印(摹拓);摹肖(依样复制);摹勒(依样描字刻石;描摹勾勒)
copy; trace;
3.仿效。
若是,三代不摹,圣人未可师也。
摹习(仿效;学习);摹勒(模仿);摹调(模仿调弄);摹袭(模仿沿袭);摹窃(模仿剽窃)
imitate;
4.描写,描绘。
谁能摹暂离之状,写永诀之情乎?
摹画(描画,描绘);描摹(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、情状、特性等)
describe;
国语辞典解释
摹
mó详细解释
动
1.仿效、照样做。
宋 · 姜夔《续书谱 · 临摹》:“惟初学者不得不摹,亦以节度其手,易于成就。”
摹字、摹画、摹帖。
2.描述。
《文选 · 江淹 · 别赋》:“谁能摹暂离之状,写永诀之情者乎?”
摹状、摹述。
外语翻译
- trace, copy, duplicate; pattern
- nachahmen
- copier, calqu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莫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蒙逋切,𡘋音模。《說文》:規也。《集韻》:有所規倣也。《前漢・高帝紀贊》:雖日不暇給,規摹弘遠矣。【註】摹者,如畫工未施采事摹之。通作模。
义又,《廣韻》:以手摹也。《後漢・蔡邕傳》:正定六經文字,邕自書冊於𥓓,使工鐫刻,立於太學門外,其觀視及摹寫者,車乘日千餘兩。或作撫,亦作摸。
又,《集韻》:莫故切,音慕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摹〕字拼音是mó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莫、手,五行属水。
〔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莫声。本义是临摹,照着样子描画、写字。
〔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ó] ⑴ 仿效,照着样子做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莫胡切頁碼第406頁,第17字續丁孫
摹
規也。从手𦶛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門胡反頁碼第975頁,第4行,第2字述
規也。從手莫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莫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426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55頁,第2字
規也。
段注規者,有法度也。以注度度之亦曰規。《廣韵》曰:摹者,以手摹也。《楊雄傳》。參摹而四分之。三摹九据。或手在旁作摸。今人謂之摸𢱢。讀入聲。實一字。摹與模義略同。《韵會》此下有謂所規倣也五字。葢庾儼黙注語之存者。倣當作放。
从手。𦱤聲。
段注莫胡切。五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