吷
口部7画左右结构U+5437
意思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許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翾劣切,𡘋音𥄎。《玉篇》:小聲也。《莊子・則陽篇》:吹劒首者,吷而已矣。【註】司馬彪曰:劒環頭小孔,吹之吷然,如風過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飮也。
又,《唐韻》:昌悅切;《集韻》:姝悅切,𡘋音啜。《說文》本作歠,歠,㱃也。《集韻》或作𣤌、𠽶,通作啜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呼決切,音血。《集韻》與決同,疾貌。
又,《集韻》:古穴切,音玦 —— 鳥聲。
注解
〔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uè、chuò、ju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夬。
〔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uè] ⑴ 如口吹物发出的小声音:“吹剑首者,~而已矣。”㈡ [chuò] ⑴ 古同“啜”,饮;喝。㈢ [jué] ⑴ 鸟叫声。⑵ 方言,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昌說切頁碼第288頁,第12字續丁孫
歠
㱃也。从㱃省,叕聲。
吷
歠或从口从叏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昌說切頁碼第727頁,第3行,第3字述
㱃從㱃省,叕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727頁,第3行,第4字述
歠或從口、夬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昌說切、許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654頁,第3字許惟賢第725頁,第4字
㱃也。
段注二篆爲轉注。與《口部》啜義異。
从㱃省。
段注不立《㱃部》則歠字無所附。倘云从欠从酒省,則所歠不獨酒也。
叕聲。
段注昌說切。十五部。
歠或从口。从夬。
段注夬聲也。《莊子》。吹劒首者。吷之而已矣。用此字。許劣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