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逴的意思解释

辶部11画半包围结构U+9034

辶部

11画

8画

半包围结构

HJPK

YYAJ

WIKE

31304

U+9034

21251112454 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同“踔”。跳;腾跃。

远。《說文·辵部》:“逴,遠也。”

跛。《說文·辵部》:“逴,蹇也。”

超越;超出。

远行。

惊动。《方言》第二:“逴,驚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本义:远。

2.同本义。

,远也。 《说文》行殊远。 《史记 · 卫将军骠骑传》远而日忘。 《楚辞 · 九章》

逴远(辽远);逴越(指意义深远);逴夜(长夜,深夜)

far;

3.跛。

自关而西, 秦 晋之间,凡蹇者或谓之。体面偏长短亦谓之 《方言》

lame;

动词

1.超越。

跞诸夏。 班固《西都赋》者,谓超逾不依次第。 唐 · 颜师古《匡谬正俗》

逴优(犹卓越);逴荦(超绝)

exceed; surpass;

2.巡行。

一更刁斗鸣,校尉连城。 南朝 陈 · 伏知道《从军五更转五首》

逴行(远行);逴逴(愈走愈远的样子)

patrol;

3.惊动。

逴姹(惊诧)

alarm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超越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远游》:“舒并节以驰骛兮,逴绝垠乎寒门。”唐 · 颜师古《匡谬正俗 · 卷六 · 坼》:“逴者,谓超逾不依次第。”

远远的。

《新唐书 · 卷九五 · 窦威传》:“炀帝遣抗出灵武,逴护长城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远。

炀帝遣抗出灵武,逴护长城(《新唐书‧卷九十五‧窦威列传》)。

2.《书》远行。

一更刁斗鸣,校尉逴连城(南朝陈‧伏知道《从军五更转诗》五首之一)。

3.《书》超越。

舒并节以驰骛兮,逴绝垠乎寒门(《楚辞‧屈原‧远游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argue, quarrel, squabble; far
  • entfernt, fern
  • loin, éloigné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敕角切,音踔。說文》:遠也。史記・霍去病傳》:逴行殊遠。【註】逴與卓同,遠也。

又,超絕也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逴躒諸夏。

又,《玉篇》:蹇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自關而西,秦晉之閒,凡蹇者謂之逴。【註】行略逴也。體偏長短,亦謂之逴。

又,逴龍,神名。楚辭・大招》:北有寒山,逴龍赩只。

又,《廣韻》:丑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敕略切,𡘋音綽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逴〕字拼音是chuō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卓,五行属

〔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远。

〔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uō] ⑴ 同“踔”。跳;腾跃。⑵ 远。《說文·辵部》:“逴,遠也。”⑶ 跛。《說文·辵部》:“逴,蹇也。”⑷ 超越;超出。⑸ 远行。⑹ 惊动。《方言》第二:“逴,驚也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敕角切頁碼55頁,第13

逴遠也。从辵㔬聲。一曰蹇也。讀若棹苕之棹。

鉉注臣鉉等案:棹苕,今無此語,未詳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敕渥反頁碼159頁,第6行,第3

逴逺也。從辵卓聲。一曰蹇也。讀若掉苕之掉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楚辭》曰:「春秋逴逴其日高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敕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98頁,第2許惟賢133頁,第13

逴遠也。

段注《哀時命》曰:處逴逴而日遠。《九章》曰:道逴遠而日忘。

从辵。卓聲。

段注敕角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
一曰蹇也。

段注此別一義。蹇,𤿑也。《莊子》。夔謂蚿曰:吾以一足踸踔而行。謂腳長短也。踔卽逴字。今《莊子》作趻卓。

讀若掉苕之掉。

段注掉苕未聞。或曰:苕者末也。禽獸之趠於木杪曰掉茗。葢漢時語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