𢦟
意思解释
𢦟
kān基本解释
①殺。後作“戡”。《説文•戈部》:“𢦟,殺也。《商書》曰:‘西伯既𢦟黎。’”
②刺。《廣韻•覃韻》:“𢦟,刺也。”
③通“堪”。《漢書•五行志下》:“王心弗𢦟,其能久乎”。按:《左傳•昭公二十一年》作“王心弗堪,其能久乎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枯含切,欿平聲。《說文》:殺也。引書西伯既𢦟黎。〇【按】今書作西伯戡黎。
义又,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王心弗𢦟。【註】古堪字。
注解
〔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戈部。
〔𢦟〕字拼音是kā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戈、今。
〔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ān] ⑴ 殺。後作“戡”。《説文•戈部》:“𢦟,殺也。《商書》曰:‘西伯既𢦟黎。’”⑵ 刺。《廣韻•覃韻》:“𢦟,刺也。”⑶ 通“堪”。《漢書•五行志下》:“王心弗𢦟,其能久乎”。按:《左傳•昭公二十一年》作“王心弗堪,其能久乎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口含切頁碼第421頁,第16字續丁孫
𢦟
殺也。从戈今聲。《商書》曰:「西伯旣𢦟黎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慳南反頁碼第1007頁,第1行,第3字述
殺也。從戈今聲。《商書》曰:「西伯旣𢦟黎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《爾雅》:『堪,殺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口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522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96頁,第7字
殺也。
段注殺者,戮也。按漢,魏,六朝人𢦟堪戡龕四字不甚區別。《左傳》王心弗堪,《漢・五行志》作王心弗𢦟。勝也。
从戈。今聲。
段注口含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《商書》曰:西伯旣𢦟黎。
段注《西伯戡黎》文。今作戡黎。許所據作𢦟黎。《邑部》𨛫下又引西伯戡𨛫。其乖異或因古文今文不同與。《爾雅》曰:堪,勝也。郭注引《書・西伯堪黎》葢訓勝。則堪爲正字。或叚𢦟,或叚戡,又或叚龕。皆以同音爲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