洓
氵部9画左右结构U+6D1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所責切;《集韻》:色責切,𡘋音㮦。《說文》:小雨零貌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七迹切,音磧 —— 水名,在北地。
又,《集韻》:疾智切,音胔 —— 與漬同,漚也。詳漬字註。
义从朿,與从束別。
注解
〔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洓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è、qì、z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朿。
〔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è] ⑴ 小雨零落。㈡ [qì] ⑴ 古水名,在今中国甘肃省。㈢ [zì] ⑴ 古同“渍”,浸,泡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所責切頁碼第371頁,第22字續丁孫
洓
小雨𩂣皃。从水朿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史迮反頁碼第909頁,第5行,第2字述
小雨零也。從水朿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朿音策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所責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227頁,第2字許惟賢第969頁,第3字
小雨霝皃。
段注霝各本作零。今正。洓洓亦雨聲。
从水。朿聲。
段注所責切。十六部。俗作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