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滥的意思解释

氵部13画左右结构U+6EE5

氵部

13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JTL

ELIT

VKML

38112

3448

3236

U+6EE5

4412231425221 点、点、提、竖、竖、撇、横、点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

𣽦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làn

基本解释

流水漫溢。泛~。

不加选择,不加节制。~用职权。宁缺勿~。~伐。

浮泛不合实际。陈词~调。~竽充数(喻没有真正的才干,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,或以次充好。有时亦表示自谦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水,监声。本义:浮起,浮现。

2.同本义。

,泛也。 《说文》江出于 岷山,其始出也,其源可以觞。 《荀子 · 子道》泉正出。 《尔雅 · 释水》水之潘为渊。 《列子 · 黄帝》

float; gush; emerge;

3.大水漫出,泛滥。

大水泛郡国十五有余。 《汉书 · 谷永传》其水阳焊不耗,阴霖不 《水经注 · 湿水》当尧之时,水逆行,泛于中国。 《孟子 · 滕文公》

泛滥(江河湖泊的水溢出);滥泉(从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);滥汜(泛滥,浮沉)

overflow; flood;

4.浸渍,泡在水里。

车之水。 《管子 · 地图》

soak;

5.蔓延;波及 。

因怒而刑。 唐 · 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
滥炎(蔓延的火);祸滥及平人滥漫(任意,随便);滥杀(胡乱杀戳无罪的人);滥浊(过度混乱);滥用职权;滥冗(过多);滥刑(过量的刑罚;任意判罪或施刑)

spread;

6.通“欿”。贪欲;卑污。

虞公于宝于马。 《吕氏春秋》

滥官(贪官);滥墨(指官吏贪财好贿者);滥溢(胡作非为)

greedy; depraved;

7.通“敛”。收聚。

至刑不 《淮南子 · 汜论》

gather;

形容词

1.过度;超过限度;漫无准则。

生穑省用,不其度。 《周书 · 程典》小人究斯矣。 《论语 · 卫灵公》

excessive; wanton;

2.虚妄不实。

不僭不 《诗 · 商颂 · 殷武》

滥言(虚妄不实的言词);滥词(虚妄不实的话);滥套(指文章中完全抄袭前人,毫无创新之见)

unreal;

3.谦词。才不胜任 。

滥膺(滥竽充数。谦词);滥膺阃外(滥竽充数受命统兵在外)

inefficient;

4.用同“烂”。

sadden; mashed;

5.破碎,松软。

滥泥(烂泥,稀泥)

6.程度深。

滥熟(极熟悉、熟练)

副词

任意地;肆意地 不许滥诛骨肉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arbitrarily; wilfully;

名词

假借为“鉴”。浴盆 夫灵公有妻三人,同滥而浴。——《庄子·则阳》 钟鼎壶濫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节丧》

bath; bathbub;

外语翻译


  • flood, overflow; excessive
  • ausschließlich, ausschweifend
  • abusivement, excessiveme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盧瞰切,音纜。說文》:氾也。增韻》:水延漫也。家語》:其源可以濫觴。【註】濫,謂泛濫,小流貌。

又,溢也。水經注》:其水陽焊不耗,隂霖不濫。

又,𠛬溢曰濫。詩・商頌》:不僭不濫。

又,竊也。賈誼《新書・道術篇》:反禮爲濫。

又,漬也。〈魯語〉:宣公濫于泗淵。【註】漬𮊁于泗水之淵以取魚也。

又,失實曰濫。左傳・昭八年》:民聽濫也。

又,浮辭也。陸機〈文賦〉:每除煩而去濫。

又,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滌濫。禮・樂記》:狄成滌濫之音作,而民淫亂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杜覽切,音啖 —— 竹聲也。禮・樂記》:竹聲濫以立會。【註】濫之意猶擥聚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胡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戸黤切,𡘋音檻 —— 泉名。爾雅・釋水》:濫泉正出。或作𣽦,通作檻。

又,水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降狄道東有白石山濫水。

又,《集韻》:魯敢切,音覽 —— 與灠同,漬果也。禮・內則》:醷濫。【註】以諸和水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紀莒之閒,名諸爲濫。釋文》:乾桃、乾梅皆曰諸。

又,《集韻》:盧甘切,音藍 —— 邑名。春秋・昭三十一年》:黑肱以濫來奔。

又,胡暫切 —— 與鑑同,陶器,如甀,大口,以盛冰。周禮・天官》:春秋治鑑。或从水,亦作𦉞、㽉。

又,浴器也。莊子・則陽篇》:同濫而浴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《禮・樂記》竹聲濫以立會。

謹照原文以上增濫字。

《禮・內則》醷濫。〔註〕以諸和水也。《揚子・方言》紀莒之閒,名諸爲濫。

謹按紀莒之閒二句出內則註,不出方言。謹照原文改禮內則漿水醷濫。鄭註濫以諸和水也。紀莒之閒,名諸爲濫。

注解

〔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濫〕字拼音是l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監

〔濫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水,監聲。本义是浮起,浮現。

〔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àn] ⑴ 流水漫溢⑵ 不加選擇,不加節制⑶ 浮泛不合實際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盧瞰切頁碼367頁,第9

濫氾也。从水𧗄聲。一曰濡上及下也。《詩》曰:「𧥑沸濫泉。」一曰漬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盧闞反頁碼899頁,第6行,第1

濫氾也。從水監聲。一曰濡,上及下也。《詩》曰:「滭沸濫泉。」一曰清也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孔子家語》:「江出㟭山,原可濫觴。」泛觴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盧瞰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194頁,第3許惟賢954頁,第9

濫氾也。

段注謂廣延也。《商頌》、《左傳》皆云:賞不僭。荆不濫。《魯語》。濫於泗淵。皆其引伸之義。

从水。監聲。

段注盧瞰切。八部。

一曰濡上及下也。

段注此因濫與淋聲近。淋訓以水𣵽。則濫訓略同。

詩曰:𧥑沸濫泉。

段注觱小徐作滭。此《詩・小雅》、《大雅》皆有之。今作檻泉者,字之假借也。毛曰:觱沸,泉出貌。檻泉,泉正出也。濫泉由小以成大。故偁以證氾義。

一曰淸也。

段注此又別一義。與濫葢相反而相成也者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