蝁
虫部14画上下结构U+874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烏各切;《韻會》:遏鄂切;《正韻》:遏各切,𡘋音惡。《說文》:虺屬。《爾雅・釋蟲》:镻蝁。【註】大眼,最有毒,今淮南人呼蝁子。
又,《唐韻古音》:烏路切,音堊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蝁〕字拼音是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亞、虫。
〔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è] ⑴ 毒蛇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烏各切頁碼第444頁,第21字續丁孫
蝁
镻也。从虫亞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烏各切頁碼第1049頁,第5行,第1字述
镻也。從虫亞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烏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676頁,第5字許惟賢第1164頁,第8字
镻也。
段注俗本作虺屬。今依宋本及《集韵》正。《長部》曰:镻,蝁也。與此爲轉注。詳《長部》下。
从虫。亞聲。
段注烏各切。五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