慣
意思解释
慣惯
guàn基本解释
①習以爲常的,積久成性的。習~。~常。~於。~例。~匪。~犯。~性。司空見~。
②縱容,放任。~縱。寵~。嬌~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◎形聲。从心,貫聲。本義:習慣,慣常) 同本義 慣,習也。——《爾雅》 譬如田獵,射御慣,則能獲禽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 謂客曰:“宗軍人,慣啖粗食。”——《宋書·宗愨傳》 但是她倆勞動慣了,離開土地就不舒服,所以還是回了家。——《回憶我的母親》 又
慣熟(因經常做某事而動作熟練;因經常見面而熟悉習慣);慣歷(慣常經過,不止一次經過);慣經(習慣,慣常所經歷的);慣有(常有,習慣所具有。
be used to; usual; habitual;
動
1.縱容;遷就。
別把孩子給慣壞了
慣寵(寵愛縱容)
spoil;
2.用同“貫”。通;穿 。
慣串(穿過)
penetrate;
国语辞典解释
慣惯
guàn详细解释
名
◎经久养成的习性。
抽烟是个坏习惯。
动
1.娇宠、纵容。
《红楼梦 · 第三八回》:“老太太因为喜欢他,才惯的他这样。”
他从小被父亲惯坏了。
2.穿通、通透。
《薛仁贵征辽事略》:“臣当一臂惯之,使陛下知臣不老。”《水浒传 · 第五九回》:“学成武艺惯心胸。”
副
◎习以为常。
唐 · 白居易《新乐府 · 新丰折臂翁》:“惯听梨园歌管声,不识旗枪与弓箭。”
做惯了就不觉得累了。
外语翻译
- habit, custom; habitually, usually
- gewöhnt
- avoir l'habitude de, s'habituer à, habitué, accoutumé, gâter (un enfant), avoir trop d'indulgenc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古患切,音丱 —— 習也。
义又,通作貫。《詩・魏風》:三歲貫女。
义本作摜,从手,貫聲;今文作慣。
注解
〔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慣〕字拼音是g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貫。
〔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àn] ⑴ 習以爲常的,積久成性的⑵ 縱容,放任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患切頁碼第403頁,第15字續丁孫
摜
習也。从手貫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摜瀆鬼神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古患反頁碼第968頁,第6行,第2字述
習也。從手貫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摜瀆鬼神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402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44頁,第4字
習也。
段注此與《辵部》遦音義皆同。古多叚貫爲之。
从手。貫聲。
段注古患切。十四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摜瀆鬼神。
段注昭二十六年《左傳》文。今本作貫。杜曰:貫,習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