迵
辶部9画半包围结构U+8FF5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徒弄切,音洞。《廣韻》:過也。《史記・倉公傳》:診其脈迵風。【註】言風洞徹五臟也。
又,《玉篇》:徒東切,音同 —— 達也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中㝠獨達,迵迵不屈。【註】中心㝠㝠迵達,故通而不盡。
考證
《揚子・太𤣥經》中㝠獨達,迵迵不屈。〔註〕中心㝠㝠迵達,故通而不盡。
謹照原註迵達改獨達。
注解
〔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迵〕字拼音是dò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同。
〔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òng] ⑴ 通达:“~风者,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弄切頁碼第54頁,第10字續丁孫
迵
迵,迭也。从辵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頭貢反頁碼第156頁,第6行,第2字述
迵迭也。從辵同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弄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91頁,第2字許惟賢第130頁,第9字
迵,
段注此複舉字之未刪者。
迭也。
段注迭當作达。《玉篇》云:迵,通達也。是也。《水部》。洞,疾流也。《馬部》。駧,馳馬洞去也。義皆相同。《倉公傳》曰:臣意診其脈曰迵風。裴曰:迵音洞。言洞徹入四肢。
从辵。同聲。
段注徒弄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