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
意思解释
疫
yì基本解释
◎流行性急性传染病。瘟~。鼠~。防~。检~。~情。免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役省声。本义:瘟役。
2.同本义。急性传染病流行的通称。
疫,民皆疾也。 疫,病流行也。 氐为天根生疫。 鬻棺者欲岁之疫。 果实早成,民殃于疫。
时疫;疫死(因染患流行的传染病而死);疫旱(传染病与旱灾);疫症(疫病);疫疠(瘟疫);疫疾(疫病;疫病流行)
epidemic disease;
3.疫鬼,古代迷信称施瘟疫的鬼 。
疫神(疫鬼);疫鬼(散布瘟疫的鬼神)
demon of playue;
外语翻译
- epidemic, plague, pestilence
- epidemische Krankheit (S, Med), Pest (S, Med), Seuche, Epidemie (S, Med), drangsalieren, plagen
- épidémi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營隻切;《正韻》:越逼切,𡘋音役。《說文》:民皆疾也。《釋名》:疫,役也 —— 言有鬼行役也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占夢》:遂令始難毆疫。【註】疫,癘鬼也。《史記・歷書》㊟〔即《史記・曆書》〕:茂氣至,民無夭疫。
又,《集韻》:以醉切,遺去聲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疫〕字拼音是y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殳,五行属木。
〔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役省声。本义是瘟役。
〔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] ⑴ 流行性急性传染病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營隻切頁碼第248頁,第9字續丁孫
疫
民皆疾也。从𤕫,役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俞昃反頁碼第636頁,第2行,第2字述
民皆病曰疫。從疒,役省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亦鬼神在其閒,若皆應役然也。晉時嘗疫,有人通鬼者問之曰:『今年何爲多疫?』對曰:『𭄘孔才爲太山將軍,將反,召人作兵耳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營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406頁,第5字許惟賢第616頁,第6字
民皆疾也。
段注鄭注《周禮》兩言疫癘之鬼。
从𤕫。役省聲。
段注營隻切。十六部。
白话解释
疫,百姓都传染成疾。字形采用“疒”作边旁,采用省略了“彳”的“役”作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