咼
口部8画半包围结构U+54BC
国语辞典解释
咼呙
kuāi详细解释
形
◎嘴歪斜不正。
《说文解字 · 口部》:“呙,口戾不正也。”宋 · 陈善《扪虱新话 · 上集 · 卷三 · 读法华经得相法》:“唇不下垂,亦不褰缩,不麤涩,大疮疹,亦不缺坏,亦不呙斜。”
外语翻译
- chat, jaw, gossip, talk; mouth
- Wai (Eig, Fam), tratschen, klatschen (V)
- (nom de famille), (nom de famill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苦媧切;《集韻》:空媧切,𡘋音跬。《說文》:口戾不正也。《廣韻》同「喎」,《集韻》或作𩰬。
义又,與和同。《淮南子・說山訓》:咼氏之璧。
又,《正字通》:音戈 —— 姓也。南唐咼拯,宋咼輔,明咼文光。
注解
〔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wāi、hé、wǒ、wā、guǎ、guō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冎、口。
〔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ō] ⑴ 均见“呙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苦媧切頁碼第44頁,第28字續丁孫
咼
口戾也。从口冎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苦柴反頁碼第134頁,第6行,第1字述
口戾不正也。從口冎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咼音寡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苦媧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42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7頁,第12字
口戾不正也。
段注《通俗文》。斜戾曰咼。
从口。冎聲。
段注苦媧切。古音十七部。